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文創+,加號之後有什麼?

  • 發佈時間:2016-03-16 06:34:09  來源:杭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 毛曄

  上一次見到陳禾光,是在去年9月,他帶著“網際網路+家譜續修”的創業項目亮相本報“企明星”欄目。“企明星”專家評審、杭州樂邦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經理陳毅超,曾為其“依託傳統中國文化為用戶提供獨特體驗”的創意點讚。

  “這個項目停了好幾個月了。”再度聯繫陳禾光,電話那頭卻傳來無奈的聲音。關於項目停置原因,不外乎“缺資金”“自身能力不足”這幾點。

  相比陳先生,胡理人的文創經歷更為糟心。一年半時間,他先後推出“網際網路+配書”“婚紗油畫”“少兒美術培訓”三個項目,結果屢戰屢敗。

  事實上,這些都是繁榮文創産業背後的現實縮影。不止于陳禾光和胡理人,很多置身於文創圈的創業者都感嘆“生意不好做”。創意不錯的文創項目為何會在短時間內屢屢“夭折”?相比其他領域,文化創業的突破口又在哪兒?

  三個文創項目連續“夭折”

  2014年,美院畢業的胡理人帶著“網際網路+專業配書”項目進軍創業圈。

  胡理人這樣設計它的項目——打造一個專業配書平臺,與全國數千家出版社對接,為企業閱覽室、家庭書房、院校圖書館、社區閱覽室、茶吧休閒區、社會公益捐書等提供正品低價專業配書解決方案。這個看起來有創意、有市場、有“網際網路+”的項目,最終卻沒能熬過半年。

  “實際運營中發現兩個難點。”胡理人説,一是獲客難,除了微信宣傳推廣,他還依靠線下地推,如此一來,項目變“重”,非常吃錢;二是配書屬一對一定制服務,人力成本較高,一旦資金跟不上,便難以為繼。

  去年夏天,有繪畫特長的胡理人轉而推出“婚紗油畫”項目。“也接到不少結婚新人的訂單,但問題是,畫一張畫最快需要一週時間,一個月最多接五六單生意。”由於無法破解量産難題,該項目最終被放棄。

  後來,胡理人又把目光投向了“全國連鎖的少兒美術培訓”。試過之後發現,不僅教師培訓、標準定制等環節操作不易,並且對資金的要求非常高。最終,熬不住的胡理人在年底結束了自己的第三個文創項目。

  難在無法標準化和複製化

  三個文創項目的失利,讓胡理人作了一些反思:比如“婚紗油畫”“美術培訓”,都曾想過以標準化、複製化的方式解決增量難題,但發現實際操作起來很難。無增量,就意味著項目盈利困難,最終因為缺錢而告終。

  “文創行業有一個特點,就是對人的依賴性非常強。一是人員流動會直接影響企業的穩定性,比如一個設計師走了,可能會帶走一大批客戶,二是人員的優劣會影響到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恰恰基於對人依賴性強的特徵,文創企業非常難以做到標準化和複製化。”本月創業導師、杭州二更網路科技有限公司CEO李明説,沒有標準化,就難以實現規模化,而無法複製則就意味著無法享受較低的邊際成本。

  加號之後的産業才是核心競爭力

  “文創行業是很難賺快錢的。”2010年,身為廣告設計公司老闆的童心,在西湖邊開出一家旅遊紀念品店,出售原創設計的工藝品以及旅遊伴手禮。6年過去,發展了3家門店。

  “生意不好做。”童心坦言,這6年,因為利潤薄,加上實體店舖的租金、人工等成本較高,壓力很大。現在,她主要依靠廣告設計公司賺的錢來貼補三家旅遊紀念品店的運營。“之所以堅持,是因為看中杭州旅遊紀念品市場的前景,願意花時間培育和等待。”

  除了要學會與時間博弈,文創企業還要嘗試學著做加法。“很多文創人都忽視了一件事,就是文創項目是很難獨立存在的。”在李明看來,未來,文創會像網際網路一樣,成為各個産業的基礎設施。現在有“網際網路+”,將來還會出現“文創+”,加號之後的産業才是核心競爭力。比如,現在很多人做特色民宿、餐廳,甚至做工業設計也叫文創,其實這些未來都會整合到酒店業、餐飲業、製造業等等産業中去,成為它們的一環,酒店、餐廳、工廠給人們提供的服務才是最有價值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