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羊奶粉頻現“品質門”透出行業“短板”

  • 發佈時間:2016-03-16 06:30:5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前不久,國家食藥監總局發佈的對去年一些抽檢不合格奶粉企業的審計報告顯示,有17家企業仍然存在品質管控問題。《經濟日報》記者注意到,這17家企業中有9家為羊奶粉企業,其中8家來自陜西省。

  陜西是國內羊乳生産基地之一。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陜西省有21家羊乳企業,羊奶粉産量7萬噸,産值60億元,其中産值過億元的企業5家,位居全國第一。業內專家介紹,陜西羊奶粉産量佔全國近95%,全國10罐羊奶粉中有9罐出自陜西。如此大的市場份額卻頻現“品質門”,這個曾經被地方寄予厚望的富民産業到底怎麼了?日前,記者深入走訪了陜西省羊乳生産企業和行業專家,一探究竟。

  行業品牌呈現小多亂格局

  “80後”母親王艷年前喜得貴子,但最近在孩子的哺乳問題上犯了愁。“羊奶粉含有200多種營養素和生物活性物質,比牛奶更容易吸收,而且不易上火,價格實惠。但最近看新聞説,國內羊奶粉又出事了,這讓我很糾結,還要不要給孩子繼續吃羊奶粉?”

  王艷的糾結正是國産羊奶粉企業市場和生存現狀的現實寫照。

  隨著國民生活水準的提高和對嬰幼兒奶粉的關注,被稱為“奶中之王”的羊奶粉逐漸興起並受到市場的追捧。但其後起優勢背後也出現“短板”:品質管控粗放。據國家食藥監總局此次針對不合格羊奶粉企業的審計報告,主要問題在於:涉嫌編造檢驗記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企業監測能力不足、主要供應商制度不健全、羊乳産品硝酸鹽、鈉、阪崎腸桿菌指標不合格等。

  “我國羊乳企業的總體發展現狀是良種不良,品牌不亮,效益不高,産業不大。”農業部奶山羊研究室主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曹斌雲指出,目前,羊奶粉總産量在整個乳品行業佔比不到3%,國內的奶山羊良種率不到50%,日産奶量不到歐美奶山羊産奶量的一半。此外,全國上百個羊奶粉品牌,單品銷售超億元的寥寥無幾,整個行業品牌呈現出小、多、亂的格局。

  在陜西省乳品工業協會秘書長鄭子國看來,國內羊奶市場起步晚,缺乏核心技術和自主品牌,羊奶粉製作標準嚴重滯後,從奶源管理到生産過程,羊奶粉品質精細化管控滯後,很容易出現問題。

  “品質問題背後是管理不到位,管理問題的實質是人才問題。”陜西省渭南市食藥委副主任王耀峰認為,羊乳企業的管理問題集中體現在對國家標準理解不到位、管理不規範和檢測水準不過硬三個方面,歸根結底在於整個羊乳企業的人才短缺。王耀峰解釋説,一是由於陜西的羊乳企業大多位於楊淩、富平、隴縣等經濟欠發達的城鄉接合部,招不到人才、留不住人才;二是陜西羊乳生産企業大多是中小微企業,底子薄,規模小,在人才培養和管理方面資金投入不足。

  王耀峰的説法也得到了陜西金牛乳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志剛的認可。儘管該公司已成長為陜西省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但人才短缺一直無法得到有效解決。“現有工人文化程度較低,培養成高素質管理技術人才尚需時日,應屆大學畢業生要麼招不來,要麼招來的大學生留不住,稍有經驗就會跳槽”。

  轉型升級須打好組合拳

  陜西羊奶粉“品質門”對國內羊乳業有何啟示?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速的背景下,羊乳企業如何實現追趕跨越?

  走進金牛乳業智慧新工廠,記者看到“機器”和“智慧”已滲透到企業生産的主要環節。王志剛表示,針對國家食藥監總局審計報告中提到的問題,公司經過整改,目前産品品質及車間環境品質控制均符合國家標準。

  在陜西紅星乳業,公司董事長王寶印表示,針對國家食藥監總局審計中發現的檢測能力不足、主要供應商制度不健全等問題,企業迅速投資2000多萬元對審計提出的問題展開了全方位整改。目前,整改已全部到位,通過了國家級專家組的審核驗收。

  針對羊奶粉企業的品質管控問題,當地政府從優化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角度,對羊奶粉企業的監管力度也在逐步加強。

  “我們建立起了市、縣、所三級監管網路,制定了企業‘吹哨人’制度和羊奶粉企業月彙報、季匯總制度,目前正在籌備建立羊奶粉監督檢查專家庫,實現管理常態化、規範化和專業化。”王耀峰説。

  鄭子國表示,在産業結構深度調整的當下,相關部門應儘快制定出羊乳標準,規範羊乳市場,加快淘汰落後産能,加快企業兼併重組,打造羊乳龍頭企業。

  曹斌雲則認為,還應從加大科技投入、加快良種培育、規模化養殖水準等環節攻關,為乳製品企業提供源源不斷的優質奶源,加大對乳品生産企業的科技投入,促進整個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