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臨近保質期奶粉甩貨

  • 發佈時間:2016-03-14 09:29:40  來源:福州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經

  隨著“3·15”的臨近,奶粉的品質問題受到消費者的關注。雖然近幾年國家加大了對奶粉品質的監管力度,類似“三聚氰胺”事件沒有發生,但是奶粉過長的保質期是否對營養價值産生影響,仍然是消費者關心的熱門話題。近日,高級乳業分析師宋亮表示,雖然奶粉的生産保質期多標注為兩年,甚至有的企業奶粉保質期為三年,但臨近保質期的奶粉實際從奶牛産奶到加工成嬰幼兒奶粉,可能已經過去四到五年的時間。乳業專家王丁棉表示,這樣産品品質會受到影響。

  乳業專家王丁棉表示,2015年奶粉的庫存量比較大,2016年也不會有太大的好轉,因此市場促銷打折産品比較多,這些促銷的産品多是臨近保質期的産品。

  記者從某大型電商平臺上看到,臨近保質期促銷的奶粉有很多,其中不乏一些大品牌,有的低至幾十元一罐,生産日期均為2014年。其中,德國直郵的愛他美原價237.5元/罐,網售價為190元/罐,而生産日期為2014年11月20日,臨近保質期只有兩個多月的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奶粉的保質期各不相同,從540天到730天不等,進口奶粉一般為540天,而國産奶粉一般為720天。保質期在三年以上的奶粉只有少數幾個品牌。

  業內人士認為,只有個別的企業才會把生産日期標三年,其實在國外幾乎沒有三年保質期的奶粉,一般都是一年半的保質期。從專業的角度來講,不應該標三年,奶粉的有效期有兩個節點,一個是從牛身上擠下來的鮮奶到噴成原料粉;另一個是從原料粉加工成嬰幼兒配方奶粉。

  宋亮表示,在奶粉有效期的標注上,其實很多企業都是打了一個擦邊球。因為嬰幼兒奶粉的保質期是從生産時算起,但是用來生産的基粉或大包粉可能已經放置一年,噴成嬰幼兒奶粉後,再加上兩年或三年的保質期,實際上奶粉從擠奶到保質期已經有三四年的時間。

  業內人士表示,即使真空保存,一罐近四年保質期的奶粉沒有人敢輕易去吃。目前奶粉生産分兩類:一類是一次加工成型的奶粉,把擠下來的鮮牛奶直接加工成嬰幼兒奶粉,這樣的奶粉標注兩年保質期是沒問題的。但是,目前市面上80%~90%的奶粉都為二次加工而成,首先做成大包粉或基粉,再加營養素,進行二次生産,尤其是國産奶粉中使用國外原料的這部分産品。

  王丁棉表示,目前國內市場上所售奶粉,國産與國外的標注時間基本都是兩年了。而早在幾年前,國産的保質期標注是一年,而外資奶粉保質期是兩年,後為國産奶粉不斷向外資奶粉靠近,也開始標注兩年。考慮到奶粉的新鮮度和氧化程度,業界專家認為一年保質期比較科學,奶粉品質也比較好,保質期到底要多長時間一直存有爭議。

  王丁棉告訴記者,幾年前他在市場上購買了九大品牌的27罐奶粉,送到第三方去檢測。除了一個洋品牌的奶粉沒有出現漏氣和氧化的現象,其他八大品牌均有漏氣和氧化的情況,氧化高的指標達到6~7,氧化程度低的也有1~2。從檢測結果來看,不管是進口奶粉還是國産奶粉,相當一大部分的包裝是不合格的,其中包括一兩個軟包裝和大部分罐裝。雖然一直認為罐裝密封效果好,但檢測結果令人吃驚。

  氧化以後很容易受潮,氧氣和水粉進入之後容易成粉團,這樣的奶粉很容易變質,也容易産生黃麴霉菌毒素。這也是很多奶粉接到消費者投訴的原因。

  雖然奶粉的保質期長短在專業人士看來仍有爭議,但是專家提醒消費者,儘量少買臨近保質期的産品。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