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人類不應畏懼人工智慧 可省下時間享受生活
- 發佈時間:2016-03-15 10:0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日本《産經新聞》3月14日刊登東京大學研究生院教授伊藤元重的一篇文章,題為《充分利用人工智慧創造出來的時間》。
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將給就業帶來多大程度的影響呢? 文章稱,這一點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甚至有雜誌還列出了因為人工智慧而消失或者新出現的職業名單。雖然不知道這種預想能夠猜中幾成,但是人工智慧的影響力看起來還是相當大的。
有位金融機構的經濟學家説,他們可能也要被人工智慧搶了飯碗。分析央行行長的表態、預測經濟走勢這都是經濟學家的事兒,但比起用人腦分析央行行長的表態,讓人工智慧來分析可能會得出正確的判斷這種日子怕是也不遠了。由此看來,大部分更為普通的職業勢必要被人工智慧取代。
文章稱,近年來,多數發達國家都出現了高技能、高學歷人才與普通人之間收入差距拉大的傾向。一種極具説服力的觀點是,導致收入差距拉大的最大原因就是很多簡單勞動正在被機器、資訊系統所替代,這也被視為技術革新對就業産生的影響。
很早以前就有人説過,“工作”一詞可以對應為三個英文單詞。最原始的勞動方法稱為“labor”,和牛馬的純體力勞動差不多,而大部分“labor”都在工業革命後被機器代替了。當時的勞動者因為被機器搶走了工作而憤怒,發生了大規模破壞機器的事件。的確,工業革命搶走了這些所謂“labor”的工作,但是也將大部分勞動者從痛苦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了。
文章稱,在經歷了工業革命後,大部分勞動者也從“labor”轉變為“work”,包括操作機器生産物品、推銷等等。而這些工作現在又逐漸被網路和人工智慧取代。在這一過程中,企業雇工人數的減少、工資下降等嚴峻勢頭已經出現。就像工業革命造成了很多“labor”消失,資訊革命也正在讓很多“work”消失。
文章認為,或許將來還會有新的勞動方式出現,比如“play”。“play”並不是玩的意思,音樂家、運動員也會被稱為“player”。機器幹不了的事兒那就“play”,況且在“play”里加上玩的意思也沒什麼不好。如果通過有效利用人工智慧實現事半功倍,以新技術變革社會體系,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工作之外,不是應該促進這種變化嗎?(編譯/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