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致富樹”還是“抽水機” 尷尬的巨桉
- 發佈時間:2016-03-15 05:33:03 來源:四川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王成棟 梁現瑞
速生桉,又被稱之為巨桉,世界三大速生樹種之一,是造紙、人造板材的絕佳原料。
關於它的爭議從未停歇。支援者認為,它生長速度快、收益高,是“致富樹”“財富樹”;反對者因其生長過程中消耗養分和水分過多,導致土地肥力巨降,將之稱為“抽水機”“抽肥機”。
巨桉,究竟是“致富樹”還是“抽水機”?是應該多種還是少種?
深閱讀
A
土地“休克”的背後
6年生的巨桉根系可達地下8米,採伐後,原先的根部附近還有“漏斗區”和“養分空白區”。因此,林下植物難以存活,種植過巨桉的林地貧瘠不堪
栽過巨桉樹的土地“休克”了!砍了巨桉已過10年,林地仍似不毛之地,沐川縣新凡鄉涼風村二組的車國民感到絕望。
5年前,他在相鄰兩塊地同時種下竹子。一塊地,栽過巨桉,即便多用肥和水,竹子高度也不如另一塊地的一半。村民們一致認為:都是巨桉害的。
這個冬季,沐川雨水還算正常,當地農戶也多年不用除草劑。但順著村民們手指的方向,涼風村外的斜坡上,四處可見光禿禿的土地,地表龜裂,顯得極為乾燥。遠遠望去,像是經歷了大火炙烤。這就是剛剛採伐後的巨桉種植基地。
這樣的“休克”地,村裏約有6.7公頃。村公路兩側還尚存巨桉種植基地,除了幾片苔蘚和枯死的雜草,林下裸露著發白的地表。相鄰的松林下,則密布著灌木、雜草和苔蘚。
細算起來,車國民家的土地已經“休克”了快10年。2000年前後,這塊地上曾大規模種植巨桉;2006年進入採伐期後,巨桉全部被砍伐。“以前長樹子的時候,看到下面不咋長草,沒在意。”車國民説,沒想到採伐後,種植過巨桉的林地變得貧瘠不堪,“砍完樹以後啥都不能種,長不起來 。”
此後,在村民的口中,巨桉的形象越來越負面。
為了挽回土地肥力,車國民沒少往地裏添人工肥和化肥。甚至,還專門讓土地休耕了兩年。在涼風村,像車國民這樣,土地勉強能夠用於再生産已屬幸運——在青神等巨桉種植區,種植戶們往往在採伐後將土地撂荒3-5年甚至更長,目的是讓土地喘口氣。“用技術手段的話,土地也要三五年才能恢復到以前的水準。”青神縣林業局局長王盛祥説,為了恢復土地肥力,當地農戶用盡了辦法:土肥、化肥、休耕……
省林科院調查顯示,巨桉的根部極為發達,6年生的巨桉根系可達地下8米以上。在樹木被砍伐之後,巨桉留下的影響仍在:在原先的根部附近,已經形成一個小型的“漏斗區”和“養分空白區”。如此,林下植物不能存活不足為奇。
B
大量種植巨桉的背後
種植週期僅為松樹的五分之一,“每畝年産值上千元”,巨桉在企業和農戶眼中成為“財富樹”
“一畝一年收入上千塊,一般的樹子掙不到這麼多。”提起種植巨桉的初衷,車國民説是為了“掙錢”。
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經歷了數十年採伐後,樂山本地的原始森林所剩無幾。這讓造紙企業、木材加工企業密集分佈的樂山頓生危機感。憑藉著樹榦筆直、材質優良、生長速度快等優點,巨桉成為企業和農戶眼中的“財富樹”,開始在當地大規模種植。
省林科院科技處處長郭洪英證實,樂山是全省最早大規模種植巨桉的地區,目前種植面積超過7萬公頃,超過全省總量一半。
真正讓巨桉在樂山安家的,是1998年先後啟動的天保工程和退耕還林——傳統的木材來源斷絕。1999年的春季,樂山本地的吉祥木業在沐川等地開展了“租地種樹”行動。車國民家的巨桉,就是在那個時候種下的。
“企業老闆説的,只要長成了,有多少要多少。”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車國民種了0.533公頃巨桉。
喜悅很快取代了懷疑:按照企業的要求,車國民家的地上,每公頃種植了1200-1800株,從種下到進入採伐期只有6年,僅為松樹的五分之一。採伐時核算,每公頃産木材150噸左右,與30年生的松樹産量幾乎持平。2005年前後,沐川境內第一批桉樹木材上市:每噸木材售價700元,每公頃年産值接近17500元。“一畝地一年收入上千塊,老百姓肯定願意種。”沐川縣林業局局長陳發智説,這樣的成績單打消了農戶們的懷疑。此後數年,當地巨桉種植面積迅速擴張至1.3萬公頃。
樂山市平興林場也瞅準時機,一躍成為當地最大的巨桉種苗供應基地,每年可提供苗木近千萬株。
市場不愁、苗木充足、收入不錯,在此後的數年,巨桉又去了眉山、成都……就像它的生長速度,巨桉在四川版圖上的擴張之快,讓人咂舌。目前,全川的種植規模仍在13.3萬公頃左右。
C
生態問題的背後
巨桉消耗太多養分是事實,但種植模式不合理才是問題的根源
巨桉究竟有多耗費養分?
郭洪英介紹:在同等條件下,巨桉的生長速度是松樹的五倍,“松樹30年才能採伐,速生桉6年就可以。”生長速度快,自然需要耗費大量的養分。但與松樹等其他本土樹種相比,巨桉的養分使用效率極高———生長養分比是松樹的三倍以上。換言之,吸收同樣的養分,同樣的時間,巨桉可以長高3米,松樹只有1米。
郭洪英説,按照上述比例換算,巨桉每年消耗的養分、水分量,差不多是松樹的兩倍。此外,速生桉的根系吸水極限只有4米,“怎麼能把所有的過錯都扔給巨桉呢?”
至於樹下不長草,郭洪英解釋,桉樹雖是外來物種,但並不具備生物入侵現象和特徵,人工培植的桉樹林不會降低原有的生物多樣性,只不過桉樹下的小生態係稍顯惡劣,適應物種數量少,“它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是所有人工植被的共性,不是桉樹獨有的。”
既然如此,那為何會出現生態問題?“這本是一個很好的産業,只是過往的思路和種植方法有問題。”在省林業廳産業處的姜貴藤看來,傳統的巨桉種植模式過於粗放,導致樹種染上“污名”。尤其是純林、密植做法,直接將巨桉變成了“揹黑鍋的”。他説,著眼于土地承載力、生態系統平衡、防災防火角度,純林、密植的模式都難言科學,“一畝動輒種一百多株,還不講究樹種搭配,這怎麼行?”
省林業勘察設計院相關負責人卻持相反意見:綜合降雨量和地形、土地肥力以及巨桉本身的特性考量,四川並不適合大規模種植巨桉,“四川的年降雨量比貴州、廣西和雲南都低,地形都是以丘陵山地為主,這三個省都開始限制了。再説了,巨桉每年所耗養分和水分都是鄉土樹種的兩倍以上,土地無法承受。”
D
巨大木材缺口的背後
四川木材年需求量目前超過2000萬立方米,如果不改良現有巨桉種植模式,就必須找到別的替代速生樹種
對生態的負面影響,讓巨桉面臨著被淘汰的命運。
針對巨桉的爭議,省林業廳曾組織調研團隊前往樂山實地查看。雖然得出的結論有利於巨桉的支援者,但形勢卻無法逆轉。2012年,沐川全縣的巨桉種植面積達到1.3萬公頃頂峰後便逐漸下滑,目前僅有0.67萬公頃。
省林業廳造林處處長童偉介紹,目前,四川木材年需求量超過2000萬立方米,但每年全省木材採伐限額僅為1000萬立方米左右,“超過一半要靠進口”。近年來,東北國有林區正式停伐,東南亞和非洲國家紛紛出臺木材出口限制政策,四川的木材供應極不樂觀。
按照全省現有種植面積推算,巨桉每年可提供木材330萬立方米左右,佔年採伐限額的三分之一。“不種巨桉的話,有三個後果必須承受:相關企業停産、木材價格攀升、盜砍盜伐加劇。”省林業廳産業處相關負責人反問:“沒了巨桉,這個缺口怎麼填?”如果要限制桉樹,必須找到別的速生樹種,否則,就應該想辦法改良現有的種植模式。
樂山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説,近十年來,當地已經開始從政策、資金多個角度調控巨桉的種植規模,但“只限制,不取代”。從2004年開始,樂山進行了一次巨桉改造行動,採取構建多樹種、竹種的混交林,並降低巨桉的種植密度,“一畝地只有十來株,間距有十幾米,中間種上竹子或者其他樹種,多個林相都有,這樣就平衡很多了。”在涼風村的巨桉種植基地內,間伐後留下的桉樹樁已經乾枯,現在一畝地只有六七十株,密度比以前降了一半,土地肥力、保水能力還算正常。
宜賓、瀘州的實踐,是選擇用栽竹來替代種桉樹。過去8年,全省竹林面積增加33.3萬公頃,總量接近120萬公頃,每公頃産出竹材30噸,産值跟種桉樹差不多。不過,在板材等木材加工領域,竹子還無法取代桉樹。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