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美國高級研究員:“我對中國經濟仍然很樂觀”

  • 發佈時間:2016-03-13 09:15:0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訪美國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斯蒂芬·羅奇

  美國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摩根士坦利亞洲區前主席斯蒂芬·羅奇3月11日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他高度評價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並對中國經濟前景保持樂觀。

  羅奇首先向記者介紹了他對世界經濟總體形勢的看法。他説,世界經濟現在處於一個困難時期。國際金融危機爆發至今已近8年,世界經濟增長仍然不足,尤其是發達國家。美國、歐洲和日本受到危機的傷害沒有完全恢復,總的需求不足,增長步伐還是太慢。

  他認為,美歐日等主要經濟體的貨幣刺激政策並未見效。“它們刺激了金融市場,但並未轉化為需求,實體經濟未見顯著改善。我擔心世界經濟的這種減緩還會繼續。今後幾年,很難達到3%的增長速度,這要低於過去幾年年均3.5%的增速。”他説,面對這種大環境,中國推進經濟結構改革,儘快從出口型經濟向消費型經濟轉變,變得尤為重要。

  “美國需要多存錢少花錢。”他説,過去8年美國消費年均增長1.5%,而之前12年的年均增長率為3.6%。由於國際金融危機導致的泡沫破裂,總體來説,美國消費者更關注的是如何還清債務。美國目前個人儲蓄率是5%,而20世紀最後30年的平均儲蓄率為9%。美國需要做的是繼續關注消費者的家庭資産負債表,還清債務,恢復儲蓄。

  羅奇認為,日本的“安倍經濟學”沒有見效,經濟又將滑入衰退。“安倍經濟學”的三支箭分別關注貨幣、財政和結構改革,對貨幣領域關注很多,但在結構改革方面沒有進展。“安倍經濟學”已經實施3年,但在此期間日本經濟增長率只有0.7%,而之前的21年,年均增長率為0.8%,沒有多大區別,至少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歐洲經濟過去8年基本沒有增長。”他説,歐盟仍在處理義大利、葡萄牙、西班牙、希臘和愛爾蘭的債務問題,目前還有銀行問題,還未完成財政協調政策。歐元更弱了,但並沒有促進歐盟經濟增長。

  “中國需要少存錢多花錢。”他認為,中國經濟增速在放緩,一是因為世界經濟在減速,對中國出口帶來重大影響。二是中國政府的政策調整,從製造業向服務業轉變,從出口到消費轉變,這種結構性調整必然會導致經濟減速。中國顯然在向消費型經濟轉向方面取得了進展,希望能取得更多進展。“有觀點説中國經濟還會減速,我並不認同這種觀點。”他説,“我對中國經濟仍然很樂觀。”

  羅奇高度評價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他説,過去10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相當於世界所有發達經濟體貢獻的兩倍還多。現在這種距離在縮小,貢獻份額在減少。但即使中國經濟保持6.5%至7%的增長率,甚至6%,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仍然大於所有發達經濟體。

  (本報美國新迦南3月12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