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京報:不必以人民幣回調低估中國經濟

  • 發佈時間:2016-03-13 08:34:22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社論

  關注全國“兩會”系列評論之十一

  以人民幣回調低估中國經濟,有失偏頗。從中期來看,人民幣並不具備持續貶值的基礎。

  昨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了“一行三會”記者會,幾大掌門人就“金融改革與發展”等問題答中外記者問。會上央行行長周小川稱“中國不靠貨幣政策刺激來實現經濟增長目標”、證監會主席劉士余表態註冊制不冒進和“中證金”退出為時尚早等,都備受關注。而就社會普遍關注的人民幣匯率問題,周小川坦言,“回歸正常、回歸理性,對市場的分析回歸基本面,過一段時間自然就回歸了,就會對經濟、外匯形勢産生比較靠譜的、比較理性的分析”,並建議大家,“沒有必要急著買美元。”

  儘管作為中國貨幣政策的中樞機構,央行行長對匯率的表態不宜過於直接。但仔細推敲周小川的“三個回歸”,應該説,不僅可以起到相對穩定市場情緒之效,而且也彰顯出央行對未來中國經濟的信心。

  確實,在去年下半年人民幣大跌7%,尤其是春節前三個月人民幣急跌4%之後,市場曾普遍看衰人民幣匯率,民間更一度發生換匯熱潮。不少人還據此看衰中國經濟。可在春節至今的一個多月裏,卻不難發現,在外匯儲備降度明顯收窄的情況下,人民幣匯率不但沒有延續下跌走勢,反而震蕩小幅上漲了6‰左右。

  因此,復盤去年下半年人民幣匯率的大跌,有必要形成一個客觀的判準——人民幣匯率去年下半年之所以會大跌,固然存在中國經濟增速相對放緩、中國進出口總量同比大幅下降的因素,但這些宏觀經濟數據,充其量僅是去年人民幣匯率大跌的次要因素,而不構成主導性的核心因素,更不代表未來中國經濟會持續走弱。

  客觀而言,去年人民幣匯率的大跌,其實是人民幣匯率持續升值20年的必要回調,發生在去年,存在時間節點上的巧合。自2005年匯改之後的20年裏,人民幣兌美元從“8.0時代”一路攀升至“6.0時代”,人民幣單向升值高達近30%,在這種情況下,人民幣匯率呈現階段性的回調,既是必然的,更是相對必要的。

  要知道,在2008年次貸危機以及2010年歐債危機輪番爆發之後,美歐均不同程度上啟動了貿易保護和重振製造業的政策,這導致了中國經濟外部需求的大幅弱化,美國參議院更是在2011年通過《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試圖迫使人民幣延續升值走勢。結合這一背景,可以説,人民幣的急速回調,很有必要,只不過恰好跟經濟下行週期時間點重合而已。

  其次,去年人民幣匯率的大跌,與高盛等國際投行的大規模唱空中國經濟確實不無關係,在中國經濟增速持續下行之下,國際投行試圖借助資本外流的輿論影響,通過唱空中國經濟以實現其短期外匯套利的目的。但從中期來看,人民幣並不具備持續貶值的基礎。中國經濟增速在持續5年下行之後,在經濟調結構已初顯成效之下(最明顯的特徵是,消費佔比的大幅上升),當下已經進入中期震蕩築底階段,而且即便是6.5%以上的經濟增速,這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依然是首屈一指的。更何況,在人民幣匯率大跌的去年,我國貨物貿易順差仍然高達5781億美元,相較2014年大漲33%。

  正是在中國經濟底盤已日趨堅實的背景下,周小川才會發出人民幣匯率“三個回歸”的自信表態,這種自信不僅是對人民幣匯率中期走勢的自信,對人民幣貶值預期的消除,更是貨幣決策層在重塑中國經濟自信。對中國經濟轉型調結構,這同樣是一劑強心針。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