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鄉愁,守好家園
- 發佈時間:2016-03-12 07:32:44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張叢
“我特別喜歡看中央電視臺的紀錄片《記住鄉愁》,通過關注古村落,講述傳承千百年的村規民約、家風祖訓,找尋、探索民族文化的精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徐安碧説。“呼吸”了600年的浙江紹興三江村被拆遷,海南海口西秀鎮好俗村的“人走屋空”。古村落該如何保護,如何開發,如何更好地將歷史記憶和文化脈絡傳承下去?這一話題吸引了眾多代表委員關注的目光。
徐安碧直言,由於自然和人為因素,一些古村落的風貌遭到破壞,尤其是在村莊建設和發展過程中,破壞情況比較嚴重。“再者,村民選新址、建新房,致使部分古村落無人居住或僅留老人居住,逐漸成為空心村,這種現狀讓人憂慮。”
“空心化引發古村落由鄉規民約和民間信仰組成的傳統社會連結紐帶漸趨瓦解,村落認同感隨之喪失等一系列問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書協副主席言恭達説,傳統村落幾乎都將發揮經濟功能作為保護的主要途徑,拆古建新、拆真建假、破壞空間格局,改變山形水勢、大搞旅遊開發忽視古村落的歷史文化、藝術、科學和社會等其他多方面功能的錯誤傾向,正在威脅著古村落歷史文化價值的保護與傳承。
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文化廳廳長張妹芝習慣性地隨手拈來一組組數字來幫她“説話”。“調研中發現,河北省井陘縣現存千年以上傳統村落73個,500-1000年的傳統村落110個,300-500年的傳統村落70多個,僅500年以上的傳統村落比例達到57%,其中千年古村落比例達到23%,符合傳統村落的達246個。”
張妹芝建議,從國家層面設立“中國傳統村落自然保護區”,對集中連片古村落實施整體規劃,重點保護,按照尊重自然和歷史文脈保護整體風貌,體現歷史真實性及可持續性原則。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婦聯執委尚紹華呼籲,儘快出臺《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條例》,實現傳統村落保護有法可依,劃定保護紅線,解決傳統村落認定、評估和保護的原則,明確傳統村落保護的實施主體和法律責任。
在保護開發古村古鎮上,不僅政府要發力,包括企業在內的更多的社會力量也應主動投身到保護開發建設中。為此,張妹芝建議多元籌資,搞好結合,可聯合有實力、有責任感的企業集團參與投資和保護工作,同時堅持適度開發、文旅結合,堅持寓開發于保護之中,“讓農村更像農村,留住我們的鄉愁和根脈。”
“應該讓老百姓都能在自己家園裏感受到傳統文化,並自主地傳承文化。”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家京劇院三團團長張建國解釋説,“注意避免單純由政府自上而下、指定保護式的模式,而是逐步倡導‘自下而上’的社區自我發展思路,摒棄過度的旅遊開發,讓古村落成為自然質樸、具有文化精神的百姓家園。”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