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提質增量激活消費

  • 發佈時間:2016-03-12 04:32:4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經濟新常態下,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改善産品和服務供給,既是轉型升級的需要,也是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保民生的需要。談起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努力改善産品和服務供給”,代表委員們感觸頗深。

  “當前市場需求是很旺盛的,但供給側結構有待改進。”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吳焰認為,破解這一難題,需要雙手發力。一方面,要豐富産品供給。以健康險為例,市場需求潛力很大,但目前只有單純的險種服務,並沒有配套家庭醫生等個性化服務的內容。如果充分配置、利用好醫療資源,將醫師資源融合到健康險中去,不僅可以極大增加險種的吸引力,也能豐富保險的內容。這方面,相關的探索、突破和創新還是太少了些。另一方面,要提升産品品質,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一級演員鞏漢林也有同樣的看法。“在改革中我們發現,不是觀眾沒有需求,而是需要更好的産品。”鞏漢林委員強調,“現在我們的文化産業同樣需要供給側改革。一些院團抱怨自己的作品觀眾不愛看、不買票,其實應該從生産方、供給方的角度來考慮、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夠好?”

  “對於企業來説,不僅要降成本、去庫存,更重要的是,要以‘補短板’的思維制訂企業發展戰略,實現有效供給。”全國人大代表、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表示,中央提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總體方向,具體到企業來説,就是要根據政策、市場,選定自身改革路徑。比如,天能集團今年的首要任務就是借國家大力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勢”,加大對鋰電的科技研發力度。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