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讓更多陽光雨露滋潤科研幼苗

  • 發佈時間:2016-03-11 05:29:41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兩會會場上,創新能力成為熱議的話題。與世界其他民族相比,中國人當然不缺乏創新能力。可為什麼創新能力發揮不出來呢?我國業已在SCI數據庫科技論文數量上居世界第二,年專利申請數居世界第一。但是,我國在重大科學發現和關鍵核心技術的源頭創新上與世界強國相比遠遠不足。

  有人認為,中國式的教育過於注重知識的系統灌輸,而忽視了想像力、創造力的培養。還有人認為,需要對科學家提出道德約束,讓他們樹立科學精神。但筆者認為,僅僅對科學家提出道德約束是不夠的,必須還要從科研製度上做一定的革新。否則,在一個有缺陷的科研體制下,一個科學家自我進行道德約束的結局往往是劣幣驅逐良幣。人都被踢出局了,何談科學精神的發揚光大;離開了實驗室的硬體支撐,又怎能驗證內心的探索想法?

  科學研究從來都是一項燒錢的工作。所謂科研體制的改革,歸根結底是科研經費的分配問題。即,將科研經費分配給誰?如何確保拿到經費的科學家是有創新精神的?如何切實保證真正從事創新研究的科學家拿到經費?如何做到每個科學家拿到的經費資助與其所從事的科研需要大致匹配,不多也不少?

  近年來,我國一直加大科研投入。但是不論投入多少科研經費,科研經費的數額都是一個有限值,都必須直面分大餅的問題。而在這場科研經費爭奪戰中,青年教師也就是網上調侃的“青椒”,以及剛畢業沒幾年的博士和博士後們則是永遠的弱者。

  國家的科研經費向知名科學家,向院士傾斜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凡事要有度。不管多麼偉大的科學家,窮其一生,能做出的值得稱道的科學成就都是有限的,畢竟一個人的智力、精力和體力都是有限的。

  回顧這些功成名就的科學家的個人學術史,我們會發現,他們中大部分人一生中所做出的重大成就,基本都萌芽于研究生階段。如果他們比較幸運,能夠及時獲得科研經費的資助,那麼他們的創新之路就會較為平坦。如果不幸自己的想法沒有進入上一級科學家的視野,並且受到認可和鼓勵,他們的創新之路就會比較坎坷。

  現在科技領域的好苗子在哪,在做什麼?他們出於獲取經費以及職稱晉陞的需要,主動地或者被動地投奔知名科學家,成為幾十人甚至上百人的科研團隊中的一員,藉此獲得知名科學家所分包下來的某個大科研項目的一個局部,從而獲得暫時的安身之本。

  在資助科學研究時,我們的科研經費管理部門,要做個懂得植物生長規律的園丁,要在植物的抽條分蘗期保證好光氣水肥。發掘創新,不是繼續大量集中經費于個別知名科學家,指望一棵樹直達天際,而是要廣泛地培育幼苗,從中不斷地篩選出生長勢頭好的好苗子來,之後再重點加以資助。

  提升原始創新能力,要給青年科學家以一定的選擇課題的自由度,給予青年科學家以一定的基礎科研經費支援,讓他們能夠自由地開展科學研究。在他們科研生涯的早期,不要過分催促他們發表論文,不要急於讓他們做出成果。因為最好吃的大米,一定是生長期比較長的。唯有如此,米粒才會飽滿,口感才會香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