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避險情緒催熱黃金市場 “中國大媽”漸趨理性

  • 發佈時間:2016-03-06 15:3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北京3月6日電 (馬榕)開年以來,黃金價格一路高歌猛進,前些年以爆買黃金聞名全球的“中國大媽”重回輿論視野。從國內到國外,“大媽”金店掃貨的消息頻出。但業界人士指出,最近黃金市場需求量確有提升,卻並未出現“大量搶購”的狀況,經過多年“被套牢”教育的“中國大媽”已不再像2013年那樣瘋狂。

  避險情緒催漲金價 “中國大媽”不再瘋狂

  受股市行情走低、全球經濟放緩等因素影響,近期黃金市場快速升溫。數據顯示,國際金價2月累計上漲約10.5%,創下4年來最大單月漲幅,3月3日更一度攀升至1264美元每盎司。國內金價也漲幅明顯,春節前後每克報價不到240元(人民幣,下同),3月4日已漲至260元左右。

  黃金價格上漲,以“中國大媽”為代表的黃金投資者開始積極入市。春節期間,不少黃金、金飾店銷售額較去年同期增長一成至兩成。

  當時入手100克黃金的吳女士向中新社記者介紹,購買時每克僅花了238.5元,總計23850元。按照現在260元左右的市場價,總價已漲至26000元,浮盈2000多元。

  除黃金外,近期金幣、紙黃金等産品價格漲幅也不小。長期進行黃金類産品投資的魏女士稱,今年1月22日花7433元買入的30克2016版熊貓普制封裝金幣,到3月2日市場售價為8347元,浮盈近1000元。另有投資者表示,紙黃金也在大漲,“投了一萬多元,過了個年漲了一千多元”。

  世界黃金協會中國區董事總經理王立新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最近黃金市場需求確實增多,但並沒有出現誇張的、大量搶購的現象。“在股市低迷、全球經濟增速放緩背景下,此輪黃金市場活躍主要受避險情緒影響,加之金價上升時間還較短,大部分投資者處於觀望狀態”。

  另一方面,王立新指出,經過多年“被套牢”的教育,如今的“中國大媽”也不再像2013年那麼瘋狂,黃金投資漸趨理性。

  專家建議理性投資 “雞蛋別放同一個籃子”

  被金市深度套牢的“中國大媽”,一度成為投資理財的反面教材。國際金價大跌的2013到2014年,她們曾以每盎司1200至1350美元的價格數次搶購黃金。但之後市場長期低迷,一大波衝進華爾街搶金的人至今仍未解套。

  去年12月發行的航太紀念鈔,曾被炒到“一鈔難求”,價格狂飆至面值的數倍。但如今價格暴跌,已回落至面值附近,在收藏市場鮮有問津,有民眾將其當作普通紙幣存入銀行。

  對於黃金等具有一定保值或收藏功能的投資産品價格波動,王立新表示,投資者應理性看待,不要因為短期價格起伏而過分緊張。“要以分散資産風險、優化資産配置的心態來投資,而不是短期‘炒’産品”。

  王立新建議,投資時要注意“別把雞蛋放同一個籃子裏”,並要懂得甄別這些“籃子”是不是吊在同一個“竹竿”上。如果所投資産品都對經濟形勢很敏感,那麼經濟放緩時資産就會很容易縮水。(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