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舉全市之力全面提速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

  • 發佈時間:2016-03-06 05:32:20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長沙科技創新驅動發展建設篇

  2015年,長沙高新區起草併發布了《長沙市全力推進長沙高新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三年行動計劃》和《長沙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規劃綱要(2015—2025)》。啟動實施了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和“十件大事”。

  積極協調落實國家支援示範區創新發展政策的同時,省委、省政府和國家質檢總局支援示範區建設的政策意見出臺,市委、市政府加快推進長沙高新區建設示範區的相關政策意見即將出臺。建立了協同推進機制。推出了一批創新示範項目。中科院天儀空間研究院、省産業技術協同創新研究院、省智慧財産權交易中心、湖南航太新材料技術研究院等首批54個高端研發創新項目落戶麓谷。

  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是中央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也是省、市加快推進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的關鍵之年。今年,長沙高新區將全面加速示範區建設,打造創新發展新平臺。圍繞“三年見成效、五年上水準、十年樹樣板”的戰略部署,加快打造麓谷創新創業新名片。突出“三區一極”戰略定位。突出長沙高新區在長株潭示範區中的龍頭、引領地位,著力打造“創新驅動發展的引領區、科技體制改革的先行區、軍民融合發展的示範區和中西部地區的經濟增長極”。

  實施創新提升五大工程。圍繞創新創業引領工程、産業集群提升工程、軍民融合創新工程、科技金融結合示範工程、創新人才聚集工程,優化創新創業生態,全面提升持續創新基礎能力。

  其中,重點推進一批原始創新技術和關鍵共性技術攻關,打造國家重要研發和産業化基地;推進國際先進技術交易、轉移和海外技術並購,吸引世界級的創業團隊;重點融入跨國公司産業鏈、創新鏈、供應鏈核心環節,提升在全球産業價值鏈中的位置;大力鼓勵社會資本以眾籌模式投向科技型、創新型、創業型企業,開展擔保融資、信用貸款、智慧財産權質押貸款、股權質押貸款、信用保險和貿易融資、並購貸款、産業鏈融資等信貸創新試點。

  狠抓政策落實和規劃落地。加強協調對接,落實“6+4”創新政策和各級出臺的支援意見。加快實施示範區發展規劃綱要、湘江新區高端製造研發轉化基地和創新創業産業集聚區五年發展規劃,明確一批重點項目,落實建設主體,持續加以推進。

  眾創空間走出專業化、特色化發展道路

  2015年8月,長沙市政府出臺《關於支援發展創客空間的若干政策意見》,由經信委牽頭市內五區範圍內支援建設示範性創客空間,12月28日,又出臺《長沙市關於支援眾創空間發展的實施細則》,由市科技局牽頭在長望瀏寧地區引導支援建設示範眾創空間,打造優質的公共創客服務載體。目前,長沙市科技局開展的眾創空間備案工作,全市眾創空間數近40家。

  截至目前,長沙市涌現出多個定位清晰、具鮮明發展特色的眾創空間。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建和在建的創客空間、眾創空間有30多家,完成建設並已投入運營的有菁芒、K+、創咖啡、P8、君定、星星sohu、今朝會、阿裏創客+、新農創客、既望園、三一眾智新城等。建設主體主要涉及政府主導、産業園區建設、企業投資和自然人合夥發起等類型。創新創業領域既有綜合科技型,也有茶文化、影像、生物醫藥、新農業等專業類型。

  由長沙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牽頭,K+創客空間、P8、菁芒、創咖啡、58眾創、阿裏雲創客+等近10家創客空間聯合發起,參照北京、深圳、上海等地經驗做法,成立契約型組織“長沙市創客空間聯盟”。在長沙,專業化、特色化眾創空間的開展勢頭良好。

  “今朝會創客空間”堅持立足創業初期的項目培育和團隊輔導,已孵化創業企業20多家,3家估值過億元。

  “K+影像創客空間”是一家企業主導,有清晰運營和盈利模式的專業化空間。通過影像原創智慧財産權(版權)、産品孵化、同享創客空間,開啟了我國首個影像創客空間和影像創客經濟發展新模式,是目前國內唯一定位於影像的創客空間。

  三一集團投資20億打造“眾智新城”,建有“千畝級産業園改造+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創投平臺”,力爭實現年産值超300億元,培育10—15家企業在新三板或創業板掛牌上市,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智慧産業集群。

  “長沙縣新農創客空間”由當地政府部門組建,是全國首家專業服務於農村農業的創客服務平臺,由創客服務中心和新農創客一條街組成。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等親任創業導師。目前空間已引進創業團隊和企業30家。未來五年內,長沙縣擬通過北部農村創客空間建設,力爭吸引1萬名創客主體進駐農村,重點培育100個以“零資金”啟動快速成長、100個以新型産業帶動農村集體經濟發展、100個以解決就業帶動精準扶貧的“三個一百”創新創業典型,打造S207線、黃興大道、G107線“三條創客大道”,全面帶動農民就業增收,將長沙縣北部農村建設成為具有廣泛聚集和輻射效應的農村創客洼地。

  金橋國際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眾創空間,採用“創客咖啡”、“創客學院”、“創客孵化”模式,以創業服務和培訓作為其核心功能,大力發展電商創業空間,培養電商創業人才,研發電商軟體、APP等資訊平臺。目前已與世界500強甲骨文公司、台灣特易購公司、淘寶大學等國際國內的電商培訓機構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預計2016年將投入運營。

  長沙擬在2016年組織全市30多家眾創空間(含內五區創客空間)成立“眾創空間戰略合作聯盟”。

  科技創新,長沙經濟轉型新引擎

  科技創新成為長沙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引擎”,“十二五”期間,長沙高新技術産業總産值年均增長33%,高於規模工業總産值增速13個百分點,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佔湖南省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的半壁江山。2011年至2014年,長沙科技發展資金累計達到12.4億元,帶動企業自籌研發投入355.9億元,拉動全社會研發投入491.3億元。

  以“産學研金一體化,創新創業在長沙”為主題,力促科技成果在長轉化的中國(長沙)科交會,為長沙科技、産業、金融資本搭建一個相互溝通和對接平臺。截至目前,成功舉辦九屆。從最初的集中在長沙辦會,到走出長沙、對接高校科研院所,再到以項目為主體,將産學研對接活動跨度拓展至全年、讓科交會“全年召開”,這個為技術與企業零距離對接的科技服務平臺,不斷調整和創新出適應時代發展需求、創造更多優秀成果轉化的良好機制。

  為助推傳統企業與移動互聯網深度融合,長沙積極打造全國移動網際網路創業第五城,著重培養以移動網際網路産業為主的新興産業;每年安排1億元專項資金。

  大力發展智慧製造,啟動了智慧製造三年行動計劃啟動,預計到2018年底製造業重點領域智慧化水準顯著提升,試點示範項目運營成本低30%,産品生産週期縮短30%,不良品率降低30%。同時,設立了長沙市智慧製造孵化資金,每年從智慧製造專項資金中安排600萬元。長沙市企業採購經認定的首臺(套)智慧製造裝備,給予生産企業和應用企業補貼,補貼比例為産品售價的20%。成立了長沙智慧製造研究總院。力爭把長沙打造成中國最先進的智慧製造示範城市。

  大手筆改革。2014年底,長沙正式出臺《關於強化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加速轉型創新發展的意見》,在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創新、強化企業自主創新主體地位、激發科研院所産業創新支撐等方面進行了大膽改革創新,特別是對企業獲批創新平臺、産業孵化器載體、科技人才創業等大力支援。目前,該意見正在佈局逐一落地。

  環保産業大有可為。湖南凱天環保公司致力探索重金屬污染治理領域,在重金屬污染廢渣、土壤修復等領域成功實施優質項目100多項。新三板飛翼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礦山膏體充填開採成套裝備及其工藝,致力解決礦山綠色、環保、安全、高效開採,為我國實施膏體充填開採,生態礦山建設提供了裝備和技術支撐。

  農業新技術推廣覆蓋率達80%以上。近年來,長沙通過科技計劃為支撐,引領農業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推廣,農業産業的科技含量進一步提升,長沙農産品優良品種和農業新技術的推廣覆蓋率達到80%以上,農業創新體系基本形成,並擁有現代農業特色産業科技示範基地88個。“十三五”期間,長沙還規劃打造十家高科技農業化産業基地,以工業化思維,組織規模化、標準化、鏈條化、全過程化的農業生産。

  高新技術産業成長沙經濟核心增長極。近5年長沙高新技術增加值的統計圖表上,漂亮的增長線引人注目:2010年,長沙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僅佔GDP比重的15.3%,2011年為18.2%,2012年為19%,2013年為21%,2014年為28.5%,2015年為32.8%。這一標誌城市科技含量的數值,在“十三五”期間,有望飆升至40%以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