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總理這樣説 | 繼續提高退休養老金

  • 發佈時間:2016-03-05 14:38:52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關鍵詞

  民生福祉

  持續增進民生福祉,使全體人民共用發展成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努力補齊基本民生保障的短板,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我國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建立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項目清單。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等工程,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從10.23年提高到10.8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5000萬人以上。完善收入分配製度,縮小收入差距,提高中等收入人口比重。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城鎮棚戶區住房改造2000萬套。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每人平均預期壽命提高1歲。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施公民道德建設、中華文化傳承等工程。我們既要讓人民的物質生活更殷實,又要讓人民的精神生活更豐富。

  就業創業

  今年高校畢業生將高達765萬人,要落實好就業促進計劃和創業引領計劃,促進多渠道就業創業。用好失業保險基金給余,增加穩就業資金規模,做好企業下崗職工再就業工作,對城鎮就業困難人員提供托底幫扶。完成2100萬人次以上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培訓任務。

  養老救助

  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開展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推進多種形式的醫養結合。落實臨時救助、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城鄉低保每人平均補助標準分別提高5%和8%。

  十三五

  完善市場評價要素貢獻並按貢獻分配的機制,健全科學的工資水準決定機制、正常增長機制、支付保障機制,推行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完善最低工資增長機制。健全高技能人才薪酬體系,提高技術工人待遇。完善適應機關事業單位特點的工資制度。加強對國有企業薪酬分配的分類監管,注重發揮收入分配政策激勵作用,擴展知識、技術和管理要素參與分配途徑。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財産性收入。

  成績單

  2015年

  城鎮登記失業率

  控制結果4.05%

  控制指標4.05%以內

  1312萬

  2015年

  城鎮新增

  就業人口

  749萬人

  749萬人

  就業水準

  2015年

  高校畢業生

  十二五期間

  北京市企業退休人員

  基本養老金平均水準調整情況

  2015年 3355元

  2014年 3050元

  2013年 2773元

  2012年 2510元

  2011年 2268元

  446

  2015年

  城鎮居民基本醫保

  財政補助標準每人平均

  達到446元

  讀報告

  社保結余積累資金不能“睡大覺”

  解讀人:王延中

  中國社科院勞動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

  讓每個人

  都實實在在地提高獲得感

  “十三五”時期要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這為今後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提出了清晰明確的目標定位,必將引領新時期社會保障制度的健康發展。十三五時期社會保障制度建設不僅僅要注重覆蓋面的擴張、基金規模的擴大等外延式發展,而且要把提高社會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續性作為首要任務。

  在新時期的社會保障制度改革與建設過程中,如何確保每個階層、每個群體(比如農民、農民工等)都能夠更加公平便捷地得到合理的社會保障資源,越來越多的人享受到不斷提高的待遇水準,不同群體之間的社會保障待遇差距趨於縮小,更多的人甚至每一個人都能夠實實在在地提高獲得感,是進一步提高社會保障制度公平性必須面對的巨大挑戰。

  未富先老的情況下

  如何解決養老問題

  與上述挑戰相關聯的另一個重大挑戰是如何提高我國保障制度特別是基本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的可持續性問題。一方面,我國的人口老齡化速度和趨勢十分迅猛,在未富先老的情況下解決龐大的老齡人群的基本保障問題,是每個家庭、整個社會和各級政府的巨大責任。目前我國只有職工基本養老金水準能保障退休後的基本生活,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髮揮的作用十分有限。如果把城鄉老年居民的基本養老金水準提高到目前離退休職工基本養老金的50%,僅僅養老金一項的支出就將翻倍,遠遠超過目前養老保障甚至整個社會保障制度的支付能力。如何在人口老齡化高峰時期使養老金的增長與國民經濟、城鄉居民收入的增長保持基本同步,又要為廣大老年人口的基本生活、基本服務提供基本保障,已經成為擺在中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過程中十分緊迫而又異常艱巨的壓力與挑戰。

  完善社會保障資金

  有效規避風險閘門

  另一方面,如何切實加強社會保障制度的管理能力,切實提高社會保障資金的高效合理利用,提高積累資金的保值增值水準,加強社會保障資金的風險防控和監管,也是當前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重要任務。

  進入21世紀以來,全國五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和支出相抵後每年都略有結余,截止到2014年已經累計結余5.23萬億元。如果算上全國社會保障基金以及每年財政性社會保障撥款,如何管理好數量如此龐大、管理鏈條和環節不斷增多的社會保障資金特別是積累結余資金,是對我國社會保障管理隊伍的巨大挑戰。

  社會保障資金作為億萬人民群眾的“養命錢”,必須確保安全,不容有半點閃失,更不能被擠佔挪用。要建立更加嚴格的基金管理制度和資訊披露制度,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資金有效規避風險的閘門。但是,嚴格監管不意味著讓結余積累資金“睡大覺”,承受通貨膨脹和利率下行的貶值風險,還必須深化基金投資體制機制改革,在確保資金安全的前提下用更靈活的機制進行多元化投資,實現積累資金的保值增值。2015年中央出臺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辦法,將按照市場化、多元化、相對集中運營的方式進行投資運營。新的改革舉措有利於拓寬基金來源、增強養老基金的支撐能力,增強社會保障資金的抗風險能力,對於養老保險制度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保障體系的穩定具有重要意義。(本報記者 代麗麗)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