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科學培育“造血”能力

  • 發佈時間:2016-03-05 05:39:1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帶著一年的調研成果,已經連續14年參加兩會的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農林科學院副院長王海波再次來到了北京。

  2014年到2015年間,王海波委員曾帶領農業專家前往多個貧困村進行扶貧幫扶和指導工作,看到了一些靠自己奮鬥發展起來的典型,也發現很多貧困村還存在“等、靠、要”思想,依然擺脫不了“伸手”的慣性,忽視了挖掘自己身上“窮則思變”的寶貴創造性,錯失了很多機會。於是他意識到,農村脫貧致富的關鍵並不在物質和金錢,更重要的是精神層面。要讓每一個同貧困作鬥爭的人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培養與貧困作鬥爭的精神。

  “扶貧之所以叫‘扶’貧,最重要的是讓被幫扶的人自己站起來,提高他們自身的生産和生活能力,通過改變自己實現真正的脫貧。”王海波委員對記者説,各地在選派扶貧工作隊和駐村第一書記時應進行充分培訓,不僅要增強他們紮實做事的作風,還要提高他們的扶貧能力與水準,要使所有人都認識到,扶貧不能包辦代替,“保姆式”幫扶從根本上解決不了問題。

  因此,王海波委員建議多向農民傳授生産、生活的知識和策略,多幫助農民轉變思想,學會系統地思考問題,在此基礎上多發揮農民的自主決策權,讓他們自發形成脫貧致富的內在動力。

  王海波委員認為,要真正實現脫貧致富,必須有産業支撐,並且要讓老百姓提高自身能力。同時,國家需培養貧困地區的“造血”能力,要智慧扶貧,防止貧困地區盲目照搬其他地方的模式,導致低水準重復、惡性競爭等一系列問題。

  那麼,産業扶貧應該從何做起呢?王海波委員認為首先要進行特色化選擇。所有脫貧項目都要選擇適合當地資源環境稟賦、能形成自身特色優勢的産業,並且一開始就要考慮可持續發展,要明白“金山銀山”最終要靠綠水青山的道理。

  其次要差異化發展。無論多好的産業都怕雷同,無論有多好的技術支撐、多好的産品品質,如果沒有差異化發展,只要多了,到頭來誰也賺不了錢。

  最後,還要限量化生産。要變數量增長為品質、效益增長。對於選定好的産業,不能無限度地擴張規模。不能簡單地算乘法,一哄而起地擴大規模,造成産能過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