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挑戰自從容
- 發佈時間:2016-03-05 05:39:11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剛剛過去的“十二五”,中國經濟增速從2011年的9.5%漸次放緩,至2015年GDP增速為6.9%,比2011年放緩2.6個百分點。
面對這份成績單,有人用“創下近25年來新低”來描述;有人借機渲染中國經濟增速“破7”;更有“國際大咖”斷言中國經濟將“硬著陸”。這些唱空中國經濟的論調背後,其實是對中國經濟的嚴重誤讀。
應該看到,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中國經濟迎來了速度換擋節點、結構調整節點、動力轉換節點。這是我國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推進的必經過程。中國經濟發展的新狀態、新格局、新階段在不斷形成,經濟增速出現換擋是正常的。
事實上,儘管中國經濟正處於“三期疊加”的發展階段,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形勢仍然十分嚴峻,但中國仍然有底氣、有信心、有能力以更加從容而淡定的姿態,應對經濟發展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
這份從容與淡定,來自於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整個“十二五”期間,我國經濟增長水準在全球範圍內仍然屈指可數。2015年,我國的GDP增量按當年年末匯率折算,相當於全球排名20位左右的國家全年的GDP總量,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保持在較高水準。
從具體指標看,在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就業形勢總體上十分平穩。2015年,我國新增就業人數在增長,大城市調查失業率在5.1%左右;居民收入穩定增加,2015年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5%,城鎮居民增長6.6%。
此外,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紮實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逐步深化,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加快推進,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加快發展,一系列政策措施正在逐步見效,經濟運作中的積極因素在積聚,中國經濟“形有波動,勢仍向好”。
這份從容與淡定,來自於中國經濟結構出現的積極變化,以及穩步提升的發展品質。2012年,我國第三産業現價增加值佔GDP比重上升到45.5%,首次超過第二産業成為國民經濟第一大産業。2015年,第三産業佔比上升到50.5%,比第二産業高10個百分點,超過“十二五”規劃設定的目標。
在服務業比重持續上升的同時,第二産業朝著形態更高級、分工更複雜、結構更合理的方向加速發展,經濟平穩運作的動力有序轉換。當前,我國與消費相關的行業,與産業結構升級相關的行業,均保持著較快增長的景氣狀態,而資源型和資源密集型行業卻面臨巨大的下行壓力,説明我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正從過去拼資源、拼勞動成本轉向創新驅動。
這份從容與淡定,來自於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巨大潛力。中國經濟地域幅員遼闊且産業類型多樣,這就決定了中國經濟的支撐並非獨木一根,而是“四梁八柱”,具有很強的抗衝擊能力和韌性。從城鎮化來看,我國城鎮常住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與發達國家相比有較大差距,城鎮化發展仍然有巨大的空間。從工業化來看,儘管我國工業佔國民經濟的比重已居世界前列,但在産業升級、提高附加值等方面仍有很大潛力。此外,資訊消費、電子商務等蓬勃發展,一些推動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正在孕育並不斷破繭而出,新的增長動力正在加快形成並不斷蓄積力量。
時代潮流,浩浩蕩蕩。中國經濟正面臨著困難和挑戰,只要我們更加自覺地適應、把握和引領新常態,按照五大發展理念,銳意改革、主動作為,完全有能力把經濟發展的巨大潛力轉化為現實,從容地引領中國經濟邁上新臺階。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