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機構預測2月CPI或漲1.6% 假日因素致春節食品價格普漲

  • 發佈時間:2016-03-03 07:32:24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經濟參考報》記者綜合多方預測,春節期間食品價格大漲仍將推動CPI小幅上升,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漲幅或為1.6%左右。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春節消費旺季及天氣變冷帶動物價環比上升,但同比增速平穩。根據商務部公佈的周頻農産品價格指數,2月前三周食品價格普遍上漲,蔬菜類價格漲勢明顯,肉禽類及水産品類價格微升。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主要農副産品數據,經過初步測算,2月中、上旬主要食品價格環比上漲、持平、下降的種類分別佔比73%、17%、10%,天氣變冷影響食品價格上升,而春節期間消費保持旺盛則導致食品價格上漲的種類增多並漲幅加大。肉類價格整體明顯上漲,前兩旬豬肉價格環比漲幅超過6.5%;蔬菜價格整體漲幅較大,部分蔬菜環比漲幅超過40%;蛋類價格上漲1.7%;水果類價格小幅上升;糧油類價格小幅下降。預計2月食品價格環比漲幅加大至2.5%到4%,同比漲幅在3.9%到4.6%之間。春節消費旺季也拉動了服務、文體娛樂、旅遊類價格的環比上漲,燃油、交通工具、通訊等價格下降,非食品價格整體保持1.1%到1.3%的漲幅。2月翹尾因素只有0.19%,比1月下降1.2%,將壓低2月同比漲幅。綜合判斷,2016年2月CPI同比漲幅可能在1.6%至2%之間,取中值為1.8%,與上個月基本持平。

  而方正證券宏觀團隊則更為樂觀,他們認為2月份CPI將回升到2%左右,食品價格走高是主要原因,生豬平均價格顯著高於1月,儘管統計局的食品權重有所調整,但春節的假日因素以及M2增速的影響依然明顯。

  上海證券首席分析師胡月曉預測2月份CPI為1.6%。他認為,雖然有機構認為中國經濟面臨“滯脹”擔憂,但整體上市場並不存在這種憂慮,當前市場對經濟問題的整體看法仍然是“經濟面臨下行壓力,通貨緊縮壓力上升”。中國經濟未來前景雖有壓力,但在政策呵護、改革推進和宏觀調控的多方努力下,最終仍然能實現平穩增長。

  連平表示,國家統計局每五年一次的基期輪換是1月CPI低於預期的一大原因,受此影響,2016年全年CPI平均漲幅可能低於年前預期。而對於這次基期輪換,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表示,隨著CPI統計的基期輪換,食品分類的口徑縮小和權重下降,將小幅度壓低對於通脹的預測,降低食品價格衝擊對於CPI的影響,預計將2016年通脹拉低0.1個百分點左右。雖然食品權重看起來大幅下降,但很大一部分下降來自於部分科目被移出食品口徑,按照舊的口徑,食品權重僅下降3.2%。此外,豬肉與蔬菜價格權重雖然有所下調,但因為它們短期價格波動遠大於其他品類,所以仍然是CPI波動的主要來源。從CPI預測的角度來看,食品價格仍然是最重要的部分。

  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趙辰昕此前介紹説,蔬菜價格的上漲可能對2月份CPI有一定支撐作用。分析具體原因,一方面是受春節因素的影響,春節前及春節期間,企業、居民集中採購、置辦年貨以及親友聚餐等情況,都會增加市場消費需求。而物流、零售行業務工人員回鄉探親,減少了市場供應。從歷年情況看,自節前20天左右到春節期間,食品價格往往會出現一定幅度的上漲。另一方面則是遭遇大範圍寒潮雨雪天氣。今年春節前,我國大部分地區遭受了較嚴重的寒潮雨雪天氣,尤其是南方地區雨雪天氣較多,年前有媒體報道了霸王級寒潮來襲的情況,蔬菜遭受凍害,部分地區道路積雪結冰,交通運輸受到阻礙,副食品區域間流通不暢,備貨採購也因大寒潮推後集中在節前十天左右,加劇了食品,特別是蔬菜的價格上漲壓力。

  趙辰昕指出,儘管在春節消費高峰期間出現了大範圍惡劣天氣,但總體上蔬菜價格上漲未超出季節性、節日性波動範圍。因此,近期食品價格特別是蔬菜價格的明顯上漲應該對2月CPI産生重要支撐作用,但這種短期的波動對全年CPI的影響應該不大。(記者 林遠)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