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心理諮詢收費差異之惑:社會機構收費比公立醫院高10倍

  • 發佈時間:2016-03-01 08:32:2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社會機構收費比公立醫院高出10倍

  心理諮詢收費為何天差地別

  近年來,隨著消費水準的提高,大眾對於精神衛生也日趨重視,各種各樣的社會心理諮詢機構也應運而生,然而消費者在尋求心理諮詢服務之時卻遭遇了價格不一的現象,在公立醫院可以用60元完成的諮詢服務,在社會心理諮詢服務機構就會變成500元。在業內人士看來,價格兩極分化看似是市場自動調節的結果,但其背後是行業無據可依、相關部門監管缺失的現實。

  社會機構:500元/小時不算貴

  隨著社會節奏加快,無論是高級白領還是普通的工薪階層都普遍感覺壓力很大、有抑鬱情緒,這也致使心理諮詢及心理諮詢師越來越走俏,伴隨而來的也是報價高低不等的諮詢費用。

  為了調查心理諮詢服務的收費水準,北京商報記者日前在網上搜索到了北京某心理教育諮詢中心,並電話預約了一次心理諮詢。考慮到是初次進行心理諮詢,預約人員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可以預約每小時500元的心理諮詢師先體驗一下,這個價位是該機構所提供的所有諮詢服務的中等價位。該人員表示,機構提供的最低價位為300元,對應的是實習生和初級心理諮詢師;專家級心理諮詢師的價位在500-600元/小時;首席心理諮詢師的價位則高達1000元/小時。“這個價格在市場上不算貴,很多機構同樣從業經驗的老師要價比我們高很多。”

  那麼這500元/小時的諮詢服務會包含哪些服務呢?是否“物有所值”?記者決定親自體驗。首先,北京商報記者按照預約日期來到了該服務機構,位於豐台區某居民樓內一個單間;其次,在與心理諮詢師見面後,被告知鋻於雙方初次見面,要自行描述目前所面臨的心理問題,且在接下來的一個小時裏,除了北京商報記者自述外,心理諮詢師基本沒有發表自己的見解。

  一個小時的服務時間結束後,心理諮詢師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一次諮詢不能完全解決問題,建議下周進行SCL90心理健康症狀自評量表測試,並且每個星期需進行一次心理疏導,時間持續兩個月左右,屆時將通過各種測試和小遊戲的方式有針對性地解決北京商報記者的抑鬱問題。

  公立醫院:副主任醫師收費60元/小時

  實際上,除了以上所提到的社會心理諮詢機構外,很多公立醫院也設立了心理科。那麼,同樣的診療需求,在公立醫院進行,收費標準又是什麼樣的呢?

  “相比于社會上幾百元一小時的心理諮詢,我們的心理諮詢費只有幾十元。”北京某知名三甲醫院心理科副主任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醫院的心理科遵循國家的醫療標準進行收費,以她所在醫院的心理科為例,掛號費是7元,副主任醫師的收費為每小時60元,普通醫師的收費為每小時50元。這樣的收費標準是上述社會服務機構的1/10。

  當然,並非所有來公立醫院進行心理諮詢的患者都適用於這種幾十元的收費標準。該副主任表示,如果患者的心理問題較大,需要通過多項檢查項目來進行心理評估,就診費用就會相應的升高,一次就診可能會需要300-400元的就診費,這也低於社會心理服務機構的收費水準。

  該副主任進而介紹,目前,北京市三甲醫院的心理科基本上都可以進行醫保報銷,雖然有些項目和藥品是自費的,但是一般情況下,醫生都會儘量在醫保可報銷的範圍內制定治療項目。“總體而言,如果沒有嚴重的心理問題,只是近期覺得不開心、壓力大,想找人傾訴,這類型的患者在醫院進行心理諮詢所花費的費用要比社會上的心理諮詢機構低很多。如果患者有醫保,掛號和治療的價格會更加便宜。”

  收費價格:可貴可便宜靠市場調節

  同級診療在以上所提的社會心理諮詢機構和公立醫院就出現了較大差距的收費,更有業內人士表示,還有比醫院更便宜的收費場所。就職于北京某高校的心理諮詢師王女士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國內的心理諮詢主要分為三部分。佔比最大的是社會機構的心理諮詢,主要面對社會人群,這些機構獨立執業,依靠諮詢費用來支撐收入,社會上的心理諮詢師往往挂靠在多個機構名下,收入還是比較可觀的,因此收費也是三者中最高的;第二部分來自醫院,醫院的心理諮詢醫師的收入主要來自出診費,另外收取一些藥品費用;第三部分是學校的心理諮詢室。這些心理諮詢師領取的是學校開的固定工資,收入水準與學校的平均薪酬相當。

  “就職于高校的心理諮詢師與社會上的心理諮詢師,在收入方面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王女士表示,很多高校的心理諮詢師在入行最初的1-2年提供的都是免費諮詢。有一定諮詢經驗後,學校發放給心理諮詢師的報酬在每小時30-100元不等,最高100元的諮詢費比社會心理諮詢機構起步價還要便宜。

  北京鼎臣醫藥諮詢中心負責人史立臣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不只是中國,世界上其他國家,心理諮詢行業也一直沒有統一的收費標準,心理諮詢師的價格通常與個人水準、個人品牌、消費者體驗掛鉤。目前,心理諮詢行業完全由市場的承受能力所驅動。

  對於心理諮詢收費標準兩極分化現象,儘管部分專家認為市場在其中起著重要的調控作用,但也有業內人士表達了不同的看法。一位不願具名的心理諮詢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心理諮詢的收費價格是市場調節,靠消費者自主選擇,不歸物價部門管理。但諮詢師的收費僅靠市場調節是不夠的,應當由有關部門加強監管。“消費者向心理諮詢師付費,雙方就已經形成消費關係,而解決同樣心理諮詢問題的收費,卻由心理諮詢師自己隨便漫天要價,容易造成價格虛高,侵害消費者的權益。如果某些心理諮詢師許諾某種療法療效快,而治療後卻不能達到預期效果,這就是消費欺詐。”(北京商報記者 錢瑜 王瀟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