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創業課真能幫助學生創業嗎?

  • 發佈時間:2016-03-01 08:33:56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如果學校開設了創業課,我應該不會去上。”今年研究生畢業的同濟大學黃劍鋒,曾經獲2015“上海市研究生創新創業專項”獎第一名,在校期間經營自己的創業項目,做智慧自行車硬體設備。但他從來沒有上過創業課程,他覺得沒有實戰經驗的大學教授們教創業,恐怕對學生沒有太大幫助。

  從今年起,黃劍鋒的學弟學妹們都將在課堂上體驗創新創業課。2015年12月,教育部發佈《關於做好2016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要求從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設置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對全體學生開發開設創新創業教育必修課和選修課,納入學分管理。

  根據教育部統計,截至2015年10月,全國已有82%的高校開設了創新創業的必修課或選修課,開設創業教育的課程門數比2014年增加了14%。

  但2015年11月東北師範大學發佈的《中國大學生就業創業發展報告》顯示,只有12.78%的大學生創業者主要從創業課程獲取創業知識,多數大學生創業者未接受過系統的創業教育。創新創業課程能否走進所有高校,適合全體學生?創業教育真的能有效幫助學生創業嗎?

  學校的創業課有些“小兒科”?

  以往的創業課程重點針對商學院學生,針對想要創辦企業或是參與創業計劃競賽的少數學生。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副書記趙旻在2015大學校長論壇上曾表示,“創業”在過去很長時間被認為是理工科大學生的事兒。

  從“開小灶”到“大眾化”,創新創業教育從面向少數有創新創業意願的學生,拓展為面向全體學生。

  “相較于其他人文類選修課,創新與管理這類課程比較實用,有意思,還能拿學分。但我並不打算創業,為什麼要選創業課?”中國科學院大學英語專業的李思縈説。

  而對於已經具備豐富創業經歷的黃劍鋒來説,“學校的創業課有些‘小兒科’,創辦公司的具體程式、團隊建設、股權分配、市場推廣等,自己早已經親身實踐過。不過,在創業氛圍不是很濃的高校開設創業課程,能夠培養大家的創業意識,引導大家進行創新創業,甚至對以後進入社會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幫助。”

  “而且全體學生一起修創業課可以幫助大家建立多元化團隊。比如,我想做一個創業項目,需要找懂法律的、會財務的、技術強的合作夥伴,説不定可以在創業課上遇見不同專業背景的合夥人。”黃劍鋒説。

  針對不同學生對創業課程的不同需求,清華大學設置了階梯式課程,比如開設《創業創新領導力I》,側重創業創新領袖分享智慧,培養學生的企業家精神。《創業創新領導力II》開展更多互動,側重激發同學們的創業創新靈感。創新精英訓練營則通過課程和實踐,與清華科技園、孵化器合作,給有創業項目的同學提供平臺,出謀劃策。

  創業教育要著眼于問題導向

  社會上有一種聲音“創業老師您先創一個看看”。教授創業課程的老師經常被質疑,沒有創過業,如何給學生上創業課。創業課程誰來教?怎麼學?實訓環節怎樣開展?教學目標如何“落地”?對於很多創業教育具體實施層面的指導老師來説,仍有疑惑。

  東北師範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從教育部2002年確定的9所創業教育試點高校、2008年30個創新與創業教育類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2015年50個“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和國內創新型高校中選取了26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調研,發現目前各高校的創業專任教師呈現出數量較少、學歷較高、職稱偏低等特點。缺少高水準的教師隊伍,教材編寫困難重重。

  有些高校即使開設了課程,老師也多是照本宣科,學生熱情不高。一些學校嘗試邀請校外企業家擔任創業導師,但這些人即使能抽空前來,也大多是概略地講講創業經歷和人生感受,隨意性較大,不成體系,效果不理想。

  對此,南開大學商學院院長、創業研究中心主任張玉利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表示,創業教育要著眼于問題導向,解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教育理念滯後、結合專業不緊、氛圍不濃等問題。

  他指出,在“雙創”的大環境下,創業者由精英群體轉向大眾,創業只是大學生的選項之一,並不應該將是否直接推動學生創業作為衡量創業教育的標準。創業是一種實幹的商業活動,但創業教育説到底是教育,教育更多的是培養學生的素質,開闊視野,激發創造潛能。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張大良也曾向媒體表示,“我們是把創新和創業放到一起講的,沒有孤立地講創業。因為創新是源頭,通過創新引領創業,通過創業帶動就業,這是面向全體學生的。”

  國務院參事湯敏認為,“創業教育不僅是一種教育,還是一個滾動的、不斷提高的交流過程。”他在“雙創”政策與創新創業熱潮主題論壇上介紹了他的“慕課革命”。他所在的友成基金會與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合作,邀請了一大批企業家到北大開設創業課程,並希望通過網際網路把課程帶到全國近100所大學中。

  “不僅如此,我們還能把它擴大到復員軍人、農民工裏。如果一個地方有好的創意,可以把它拍下來放到網上,互相交流推廣經驗,産生更多好的項目。”湯敏説。

  他山之石

  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創業指導中心的數據顯示,2013年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22.9萬人,有意從事自主創業的學生人數只有10%,而最終選擇創業的僅為1%。而據美國教育研究機構統計,2013年在美國,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比重高達20%至30%。

  華東師範大學趙中健和卓澤林通過研究發現,總體而言,美國大學主要通過開辦創新創業課程和學位項目,提倡體驗學習和應用學習的途徑促進學生的創新創業。鼓勵所有學科的學生通過跨學科課程和項目進行創業。

  例如,科羅拉多大學斯普林斯校區的創新學士學位項目採用多學科團隊進行教學。該校電腦科學專業除了要求學生完成電腦科學課程,還要求他們發展團隊,學習創新,投入創業,練習寫作計劃案,學習商業和智慧財産權相關法律。

  麥可思研究機構的研究結果表明,美國斯坦福大學重視的是學生創新創業精神的培養,約有90%的學生至少選修一門創新創業課程。背靠矽谷,斯坦福大學鼓勵教授到矽谷的公司兼職或從事公司的科研項目,學生也可以參與到這些項目中去,教授和學生的研究成果很容易在矽谷迅速轉化為産品。學校也開放自己的實驗室,與矽谷之間形成了良好的創新創業互動效應。

  教學方法上,“案例教學法”是哈佛大學創新創業教育的特色之一。“案例教學法”要求學生站在實際創業者的立場上,學習什麼是創業和如何創業,對創新創業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進行分析。豐富的案例訓練讓學生對創業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有了深刻的認識,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們創業成功的幾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