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脫貧攻堅,説説我們的心裏話⑧

  • 發佈時間:2016-03-01 07:39: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謹防扶貧領域的“貪蠅”。

  吳之如繪

  青海貧困地區的孩子們。

  立冬攝(人民視覺)

  不能簡單以分數定貧困戶

  如何精準識別貧困戶,各地都出臺了不同辦法。去年底,廣西對貧困戶實行綜合評分的辦法進行識別,即對農戶住房、家電、農機、機動車、飲水、用電、道路、健康、讀書、勞動力、務工、土地、養殖、種植、加減分等18類近90項指標進行綜合評分,按分值從低到高確定貧困戶。我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帶領工作組按照標準對全村每個農戶進行入戶評分識別,最終按照上級劃定的分數線,63分以下的292個農戶被確定為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名單公示、公告後,不但村民意見多,擔任識別的工作隊員也覺得單以分數確定貧困戶不夠科學,與其他村、鎮的識別工作隊員交流時,他們也多認為這種做法有很多值得完善的地方。

  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63分分數線上下的農戶難以説明誰更困難。比如,某戶貧困戶為62分,另一戶與他家庭狀況相似,僅是家中多了一台價值1000多元的小鐵牛或電視機(該項加2分),就得到64分,被排除在貧困戶之外,覺得很不公平。二是就住房而論,某戶住的是磚瓦結構的房屋得12分,被列為貧困戶;另一戶借了數萬元外債勉強建起水泥樓得18分,被排除在貧困戶之外。雖然居住的條件不一樣,但實際上後者的生活比前者更困難。三是從孩子就學的情況來看,評分標準分為無在校生的8分,有幼兒教育或九年義務教育在校生的5分,有高中(中職)教育在校生的2分,有大專以上在校生的0分;同時,家庭有2個小孩在高中就讀或有1個小孩在大專以上就讀的減10分。識別時如果按指定的時間節點2015年10月31日,之前有孩子在讀幼兒園和接受義務教育、高中(中職)、大專以上的,分別得分5、2、0分甚至減10分,而第二年才有孩子讀幼兒園和接受義務教育、高中(中職)、大專以上的,得到的分數就要高一個檔次,相差不到一年卻不能列為貧困戶。

  細微的差別,進不了貧困戶檔案,就意味著可能失去低保、大病救助、産業扶持等各種待遇,有孩子就學的就意味著難以得到寄宿生伙食補助、減免學費等扶助,這些家庭很容易成為潛在貧困戶。看清了日後的利害關係,也難怪部分臨近貧困分數線的農戶“分分計較”,不惜隱瞞財産,不斷要求識別工作隊去復核了。

  説實話,我作為識別工作組長,有時對家庭相對較困難的農戶特別是有孩子將要讀高中、大學的,也是有可能打低分的儘量給打低分,讓他們進入貧困戶檔案。但這終究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我認為,應該對貧困戶實行動態管理,除了每年對已建檔立卡的貧困戶進行一次復查,把應脫貧的(比如原有孩子在大學就讀造成因學致貧的,孩子大學畢業後即視為脫貧)、已脫貧的剔除出來;原來不是貧困戶的,可以申請進行貧困戶識別,把確實因病、因殘、因災、因學致貧的,納入貧困戶,進行建檔立卡。如此,才能做到扶貧精準,減少在扶貧工作中産生的各種矛盾。

  廣西藤縣 何傑鋒

  精準扶貧勿忘散居貧困戶

  在精準扶貧中,有的地方對貧困縣、鄉、村的整個脫貧摘帽十分重視,扶貧資金只盯著貧困縣、貧困鄉、貧困村,對非貧困縣、鄉、村的散在的貧困人口卻重視不夠,讓事實上存在的貧困戶被整縣、鄉、村脫貧工作所淹沒。

  實際上,散在的貧困人口並非少數。如,重慶市的總體目標是到2017年底實現18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區縣全部“摘帽”、1919個貧困村整村脫貧、165.9萬農村貧困人口絕大部分越過扶貧標準線,基本完成扶貧攻堅任務。據該市扶貧辦統計,該市非貧困村的貧困人口約佔貧困人口總數的一半以上。有個區不是貧困區,也沒有貧困村,但全區現有農村建卡貧困戶共1471戶,4331人,均分散在各行政村中。但在扶貧工作中,部分區縣把扶貧攻堅工作力量和各類幫扶資金都重點投向貧困村,對散居在非貧困村的貧困人口的脫貧工作卻重視不夠。

  這種傾向值得重視。在做好整村脫貧的同時,也應加大對非貧困縣、鄉、村貧困人口幫扶和政策落實力度,不能讓一個貧困戶被落下。

  重慶 趙賓

  “造盆景”式扶貧與考核不科學有關

  如今,一些地方扶貧工作重“面子工程”、輕惠民實效,把資金集中投到少數幾個點上,挑領導容易看得見的地方扶貧。這樣的做法被群眾稱為“做花瓶”“造盆景”。

  分析“造盆景”現象的原因,固然與地方扶貧人員作風浮誇、不重實效有關,也與扶貧考核制度與做法有關。一些考核組成員或視察領導在對扶貧工作考核時未從嚴、從實考核,走馬觀花,或只重視上報的統計數字;有些上級希望扶貧工作立馬出成績、見成效,這本來就是不現實的。

  各地各村包括每個貧困戶的貧困情況各不相同,扶貧力量、資金、方法也不盡相同,如果考核標準不合實際、不科學,就只能迫使各地為通過考核而做表面文章甚至作假。

  “造盆景”式扶貧與“精準扶貧”南轅北轍。杜絕“造盆景”現象,不僅要改變地方的政績觀念、工作作風,還要施行科學合理的考核制度,注重實際,傾聽民聲,重視貧困群眾對扶貧工作的評價。

  河南正陽縣 王樹恒

  扶貧示範園不能一建了之

  近日,我路經某縣一鄉村時,發現幾年前大張旗鼓設立的扶貧項目“某某山地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如今已成明日黃花,一點也看不出往日的影子。一些村民説,如此扶貧項目示範作用不大,還不如不建。我聽了覺得頗有道理。

  近年來,各地為積極探索適合本地扶貧項目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紛紛建設了一大批扶貧項目農業科技示範園,許多扶貧項目示範園無論從規模、標準還是功能上,都具有相當水準。但如何發揮它們的作用,特別是發揮其對推動現代農業的示範帶動作用,許多地方卻沒有很好地落實,往往是一建了之。對此,村民怨言很多。

  我以為,農業科技示範園作為現代農業科技成果的試驗站、推廣點和創新基地,理應起到“示範”作用。首先,要承擔起培育現代農業優勢産業的任務,包括農業産業、農産品加工業、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等。其次,要肩負起農業産業結構升級的重任。産業升級換代是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內容,農業科技示範園在這方面應大有作為。第三,要肩負起培養新型農民的重任。示範園既是一個農業産業實體,又是一個農民培訓基地。注重産業培育而不注重農民技術培訓,示範園就失去示範的功能,也就失去了社會功能。各地的扶貧、發改、農業科技管理部門,要高度重視扶貧項目農業科技示範園的建設和管理,切莫只建而不“示範”。

  貴州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姚啟超

  扶貧移民搬遷需“搬扶相濟”

  近日,筆者走進江西省南城縣龍湖鎮竺油村東坑村小組,看到村中道路整齊劃一,新農宅鱗次櫛比。“從山上搬下來後,我們生活條件好了,致富資訊暢通了,日子越過越有奔頭。”村民程應壽向筆者介紹説。

  這些年,各地像東坑村小組這樣,按照“遷得出、穩得住、能脫貧”的總體要求,本著政府積極組織、群眾主動參與的原則,對因資源、交通等硬體條件限制無法就地脫貧的群眾進行扶貧移民搬遷,取得一定成效。可是,移民搬遷中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

  一是移民建房補貼標準太低。隨著近十年來物價的上漲,群眾建房成本不斷提高,移民戶自籌資金的數量不斷增加,負擔越來越重。一些特困家庭由於自身經濟條件所限,難以實現搬遷。二是移民集中安置小區配套基礎設施亟待完善。許多已經建成或正在建設的移民集中安置點,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影響了移民搬遷入住後的生産生活。三是移民後續管理扶持缺乏有效的政策措施,在實現移民“穩得住、富得起”目標上投入不夠。目前幾乎所有的資金、工作精力都集中在搬遷上,而對如何通過産業扶持、勞動力轉移培訓等方式來幫助移民戶增收致富,辦法不多。

  為此,扶貧移民搬遷需“搬扶相濟”。首先,應把扶貧移民搬遷規劃納入縣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安置點為載體,以項目建設為支撐,統籌下達安置點住房、道路交通、農田水利、教育衛生、農村電力等生産生活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年度投資計劃,切實解決搬遷群眾的基本生産生活和後續發展投入問題。其次,要建立完善安置區社會保障體系,確保移民戶享受與當地居民同等的各項社會保障政策。同時要加大科技培訓和勞動力轉移培訓力度,提高移民戶從事種養業的水準,幫助他們拓寬增收渠道。

  江西南城縣 揭方曉 羅會明

  《 人民日報 》( 2016年03月01日18 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