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02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李宇嘉:“多校劃片”能否讓學位房降溫

  • 發佈時間:2016-03-01 07:4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教育部下發《關於做好2016年城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在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擇校衝動強烈的地方,根據實際情況積極穩妥採取“多校劃片”。這是教育部第一次在官方文件中提出實施“多校劃片”,意在改變過去以是否擁有學位房作為單一標準分配教育資源的做法,維護義務教育的公益性、公平性和普及性,促進區域間教育水準均衡發展。

  所謂採取“多校劃片”,主要針對過去“單校劃片”,即從一個小區對應一所學校,轉變為一個小區對應片區內的多所學校。相應地,“學位房”也就轉變為了“學區房”。在“單校劃片”模式下,只要擁有優質學位覆蓋小區範圍內的産權住房,就可享有這些教育資源,造成了各地如出一轍的“學位房”熱。各大城市創出天價的住宅往往是優質學位房。

  同時,“單校劃片”也産生了跨區“擇校熱”,大家擠破頭涌向教育強區買房,而其他區域的教育品質則越來越弱。由此,基礎教育“就近入學”的原則,以及義務教育公益性、公平性被削弱,區域間教育品質的鴻溝越來越深。

  在教育資源分配均等化尚需時日的情況下,以房産分配教育資源,貌似與西方繳納房産稅可享受本區域公共服務類似,也符合“稀缺資源價高者得”的原則,操作層面簡單明瞭。但是,居民高價買學位房的一勞永逸,與西方業主每年按照房屋價值貢獻公共服務資金來源,在本質上完全不同,且造成教育資源分配靠金錢和祖業的起點不公平。

  基於此,近年來教育部一直在推進“多校劃片”,確保各片區教育資源均衡。例如在2014年底,教育部發佈了《關於做好2015年城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要求2015年重點大城市100%的小學、90%的公辦初中實現劃片就近入學。很多城市也曾試點“多校劃片”,如深圳採取學校集團化、對口幫扶、電腦搖號等“大學區”模式。但是由於片區間和同一片區內學校間,教育品質的差距仍然存在,即便“多校劃片”,追逐好學區、好學校的動機並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在優質學位稀缺的情況下,區域間教育品質鴻溝並未彌合,學位房價格也依舊居高不下。

  同時,“多校劃片”或學區政策與原來的學位房或地段生政策有衝突,反對聲不絕於耳。很多地方僅拿少數幾個片區做“多校劃片”試驗,片區內學校品質差異很小,效果也並不理想,學位房又重回教育資源分配的主導。近日,深圳教育主管部門指出,2016年深圳義務教育招生仍採取“單校劃片”。

  筆者注意到,此次教育部通知中特別強調,就近入學並不意味著直線距離最近入學。這或許意味著,優質的教育資源會被打散到不同的片區,片區內所有學位都拿出來搖號,徹底實現教育資源人人平等。筆者認為,如果該政策提前一年公示,給買學位房的人一個緩衝,再輔以電腦搖號全過程監管、資訊公開、接受投訴等,“多校劃片”是可以實現的。

  如果“多校劃片”能夠實現,學位房的價格將會明顯下降,而學區內其他小區住宅價格會明顯上升,劃入同一個學區的學位房和非學位房價格鴻溝可能會被填平。

  學位房價格是衡量義務教育均衡的重要指標。因此,學位房價格過高的問題出在教育投入不足、前瞻性規劃缺失、區域間投入失衡。我國1993年提出的上世紀末教育財政性投入佔國內生産總值比重達到4%,到2012年才實現,但十幾年欠賬一直沒有補上。過去,優質教育資源先入為主地佈局在城市老城區,虧欠的主要是農村和城市新區的教育投入。如果不解決教育的前瞻性規劃和足額投入問題,“多校劃片”很難落地。

  建設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要充分貫徹“十三五”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比如共用發展理念。如同打開封閉小區一樣,打開封閉的教育隔墻,讓包括外來人口在內的全體市民共用教育等城市公共資源,才是新型城鎮化和內需型社會建設的關鍵。

  (作者為深圳市房地産研究中心研究員 ◎李宇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