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阿根廷首屆留華學生聯誼會:為中阿合作搭橋鋪路

  • 發佈時間:2016-02-29 10:38:00  來源:新華社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布宜諾斯艾利斯2月28日電通訊:為中阿合作搭橋鋪路——記阿根廷首屆留華學生聯誼會

  新華社記者葉書宏 趙燕燕

  27日,夏末正午的布宜諾斯艾利斯依然驕陽似火,位於卡亞奧大街150號的“中國文化之家”歡聲笑語,50多名曾留學中國的阿根廷人在中國駐阿大使館的組織下,舉行了首屆阿根廷留華學生聯誼會。

  作為中阿文化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政府從2007年開始每年為阿根廷提供近30個留學名額,至今已有近400多名阿根廷學生赴華深造歸來,其中多數從事著與中阿商業文化交往相關的工作,為推進中阿關係發揮著重要作用。

  很多人素不相識,但熱愛中國是他們的共同特點,留學經歷更是拉近彼此間的距離。聚在一起回想在中國的生活經歷,他們提及最多的莫過中國春節。一些人談起被中國老師邀請到家裏吃年夜飯的經歷,中國家庭溫情的一面令他們至今記憶猶新。

  所以有什麼比包餃子更能引起他們共鳴的呢?在使館特級廚師的帶領下,這些承認“愛吃中國餃子卻不會包餃子”的留學生們開始“補課”,儘管包出來的餃子奇形怪狀,但最終口味兒還是相當不錯。

  “他們包的不是餃子,而是回憶,”使館文化處參贊楊川穎笑著説。確實,這些留華學生回國後大多天各一方,雖然偶爾也會跟各自家人提起在中國的美好經歷,或參加使館活動重溫一中國文化,卻很少有機會互相認識,共同分享回憶。

  2009年,阿根廷埃爾薩爾瓦多大學攻讀東方學和人類學的阿列杭德拉·孔科尼獲得前往哈爾濱師範大學的留學機會。談起過去的留學經歷,東北冬季零下30度的低溫讓她適應了好一陣子,但是那一年“卻是我人生中最最重要的經歷”。

  “過去研究東方學,讀過很多中國文學和歷史的書,但真正讓我理解中國的,是那一年的留學經歷,我能夠親身感受中國的文化和中國人的生活方式,這也為我的人類學研究和後來的職業生涯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幫助,”阿列杭德拉對新華社記者説。

  回到阿根廷後,阿列杭德拉發揮專長,主要從事公司跨文化整合和跨文化溝通的工作。近幾年,中國與阿根廷經貿合作不斷加強,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開拓阿根廷市場,這為阿列杭德拉的公司提供了豐富的商業機會。

  談起留學經歷對她職業生涯的助益,阿列杭德拉給記者講了個故事:“一名在中國公司供職的阿根廷員工生病了,中方領導親自來醫院探望,結果被誤解為一種監控,後來在一次業務培訓中,我告訴他們,這是中國企業的習慣,公司管理要體現人文關懷。”

  阿列杭德拉致力於消除中阿企業文化層面的管理差異,另一位留學生卡麗娜·費新力則為中阿投資搭建法律橋梁。卡麗娜中文名高瑞娜,在華留學7年,獲法學博士學位。由於掌握中阿兩國語言又精通兩國法律,如今已是阿根廷一家知名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兼中國部主任。

  “中國留學經歷對我的職業生涯至關重要,因為中阿差異太大了,這種差異不只是文化的,還有法律和制度環境,兩國企業在相互投資時經常想當然地認為彼此法律相容,所以産生了很多問題,現在我正在努力發揮橋梁紐帶的作用”,高瑞娜説。

  高瑞娜認為,中國為阿根廷提供了巨大的商業機會,但是雙方企業對彼此市場商業環境還缺乏了解,需要構建全方位的服務平臺。現在,高瑞娜不僅為中阿公司提供法律諮詢服務,還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和二月三日大學裏教授中國商業和法律課程。

  這次聯誼會持續了近4個小時,包餃子、看電影,説不盡的話,敘不完的舊。採訪中,不少人在高度評價中國政府留學項目的同時也提出了自己對政府留學項目的建議:構建一個雙方留學生人才數據庫,更好地對接個人的職業發展和中阿企業的職業需求,為雙邊交流服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