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海納百川匯集新動能

  • 發佈時間:2016-02-28 03:4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5年12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決定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這是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個里程碑,也是我國發展更高水準開放型經濟的一個重要標誌。“十二五”期間,我國開放型經濟的發展成就有目共睹。我國同國際社會的互聯互動空前緊密,對世界的影響和國際事務的參與不斷加深,世界對我國的影響也不斷加深。中國和世界經濟已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展望“十三五”,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把開放發展作為引領我國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發展的“五大發展理念”之一,向世界表明我國開放的大門永遠不會關上,我國經濟發展將繼續為世界帶來巨大的正面外溢效應。我國將堅持開放發展,順應中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

  開放型經濟取得新成就

  實踐表明,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十二五”期間,我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不動搖,堅定不移地擴大對外開放,開放型經濟取得新成就。

  2013年以來,我國的貨物貿易進出口和出口額連續3年居於世界第一位,2015年服務貿易進出口額穩居世界第二位。

  “十二五”期間,我國吸收外資超過6200億美元,比“十一五”期間增長30%以上。我國吸收外資總量佔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入總量的比重接近9%,比“十一五”期間增長超過2個百分點,連續多年保持吸收外資全球前二位和發展中國家第一位。目前,外商投資企業創造了我國近二分之一的對外貿易、四分之一的工業産值、七分之一的城鎮就業和五分之一的稅收收入,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促進作用進一步增強。

  外商投資的産業結構也不斷優化,服務業領域利用外資大幅增長,所佔比重比“十一五”期間上升約12個百分點,達53%,到“十二五”末期超過60%。從區域結構看,中西部地區承接産業轉移能力持續增強,吸收外資佔比約16.8%,比“十一五”期間提高約3.3個百分點。

  2011年以來,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逐年快速上升,2013年首次突破千億美元大關,2014年我國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首次實現基本持平,中國正在由資本輸入國轉變為資本輸出國。

  多邊區域合作呈現新亮點。“十二五”期間,我國與東盟簽署了自貿區的升級議定書,《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談判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加快同不同國家簽署雙邊自貿協定,是我國構建全方位開放格局的又一體現。2014年7月,中國瑞士自貿協定正式生效。2015年6月,中國分別與澳大利亞和南韓簽署了雙邊貿易協定,12月20日正式生效。中國與喬治亞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也于去年底正式啟動。越來越多的發達國家也加入到了我國的自貿“朋友圈”中。目前,與我國簽有貿易協定的貿易夥伴達到22個,涵蓋我國對外貿易額的38%。

  我國同中美、中歐雙邊投資協定談判取得了積極進展。內地同港澳地區簽署了CEPA服務貿易協議。

  我國開放型經濟的發展也為世界經濟作出巨大貢獻。近4年來,境外中資企業向投資所在國繳納的各種稅金超過了1000億美元,2015年末在境外中資企業工作的外方員工近90萬人。我國在世界各地設立了75個境外經貿合作園區,為所在國創造了大量稅收和就業。我國還推動多邊貿易談判進程,促進多邊貿易體制均衡、共贏、包容發展,形成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經貿規則體系。

  不斷豐富開放新內涵拓寬新領域

  “十二五”期間,我國不斷豐富開放型經濟的內涵,積極探索開放型經濟的新模式,為改革發展注入新的強大動力。

  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為統領,著眼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兩類規則,在完善對外開放佈局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一帶一路”把最具活力的東亞國家與發達區域的歐洲連接起來,中間橫跨資源豐富的中亞地區,覆蓋60多個國家和44億人口。

  不斷拓寬開放領域,放寬外資準入。自2015年4月10日起施行的《外商投資産業指導目錄(2015年修訂)》,進一步放開一般製造業,限制類條目從79條減少到38條。有序推進服務業開放。積極引導外資投向,鼓勵外商投資現代農業、高新技術、先進製造、節能環保、新能源、現代服務業等領域,鼓勵外商投資研發環節。此外,還在北京市開展了服務業擴大開放的綜合試點,在蘇州工業園區開展開放創新綜合試驗。

  開放既可以放寬視野,也可以促進國內改革,提升國內發展品質和水準,啃下改革中難啃的“硬骨頭”。2013年9月29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成立。作為進一步擴大開放的試驗田,推動完善開放型經濟體制機制,上海自貿試驗區施行了投資負面清單管理,並在貿易便利化、資本項目可兌換等方面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和有益嘗試。2015年4月,自貿區進一步擴展到了廣東、天津、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圍繞制度創新、簡政放權,在多個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效。

  2015年10月19日,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實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的意見》,決定從2018年起正式實行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負面清單的實行將有利於打破市場的人為割據,對市場化改革、深化自由貿易區、加速雙邊投資協定談判和亞太自貿區建設等方面都具有“正溢出”效應。

  全方位升級我國開放型經濟

  “十三五”時期是實現全面小康的關鍵時期,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國棋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必鬚髮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公共産品供給,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開放發展理念包含主動開放、雙向開放、公平開放、全面開放、共贏開放等重要思想。

  主動開放,就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把既符合我國利益又能促進共同發展作為處理與各國經貿關係的基本準則;以開放促改革,健全有利於合作共贏並同國際貿易投資規則相適應的體制機制;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努力實現對外開放與維護經濟安全的有機統一。

  雙向開放,是開放型經濟發展到較高階段的重要特徵,也是更好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兩類規則的有效途徑。在引進來方面,著力提高引資的品質,注重吸收國際投資搭載的技術創新能力、先進管理經驗以及高素質人才。在走出去方面,支援我國企業擴大對外投資,推動裝備、技術、標準、服務走出去,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位置。

  公平開放,要求改變過去依靠土地、稅收等優惠政策招商引資的做法,通過加強法治建設,為外資企業提供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市場環境,實現各類企業依法平等使用生産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這也必將進一步增強外資企業長期在華發展的信心。

  全面開放,就是堅持自主開放與對等開放,統籌多雙邊和區域開放合作,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推動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開放;進一步放開一般製造業,有序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擴大金融業雙向開放,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改變我國對外開放東快西慢、沿海強內陸弱的區域格局。

  共贏開放,要求推進共贏開放,要求發展全方位、多層次國際合作,擴大同各國各地區的利益匯合,實現互利共贏。

  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十三五”時期,中國對外開放將進入“全面開放、全面參與、全面合作、全面提升”的新階段,進一步為中國經濟創造對外開放的“升級版”,促使我國深度融入世界經濟體系,在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中實現可持續發展。(經濟日報記者 李予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