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全面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 發佈時間:2015-09-23 09:33:52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張少雷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了《關於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是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統籌部署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指導性文件,是落實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重要舉措。《意見》明確了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基本原則、總體目標和重點任務,突出體現了戰略性、系統性和可操作性,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對外開放領域的綱領性文件。
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對外開放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在9月1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六次會議上強調,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改革發展的成功實踐。改革和開放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改革必然要求開放,開放也必然要求改革。要堅定不移實施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堅定不移提高開放型經濟水準,堅定不移引進外資和外來技術,堅定不移完善對外開放體制機制,以擴大開放促進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進擴大開放,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間。李克強總理也多次指出,要通過整體方案和頂層設計,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轉型。
一、《意見》出臺的時代背景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對外友好交往的歷史。千百年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綢之路精神薪火相傳,共同推進了人類文明進步,是促進沿線各國繁榮發展的重要紐帶,是東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徵。新中國成立後,我們始終致力於與各國的和平交往,共謀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將對外開放確立為基本國策,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主動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和具有中國特色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到2014年底,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貨物貿易國,最大的吸收外商直接投資國,我們的對外投資也達到世界第三位,年度流量境外投資已經超過了外商投資。中國越來越深入地參與到全球分工當中,對世界經濟貿易體系的影響越來越大,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越來越高,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之源,中華民族已經將自身的發展與整個世界視為牢不可破的命運共同體。
放眼當今世界,外部環境正在發生複雜深刻的變化,各國面臨的發展問題和全球化過程中的挑戰也依然嚴峻,需要各國攜起手來,共同應對。我們要更好地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對話,也需要不斷構建和完善與之相適應的國內制度基礎。當前,我國開放型經濟還存在不少發展中的瓶頸和問題,比如:外資管理體制改革相對滯後,營商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對外貿易面臨轉型升級,需要培育新的競爭優勢等。我們並不回避存在的不足,而是以科學的態度積極探究問題産生的根源,以堅定的信念思考解決的辦法。有的問題是過去不明顯,隨著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日漸顯現的,有的是隨形勢變化發展新産生的。要解決這些體制性障礙,就要用開放的視野和發展的眼光,通過不斷完善制度,推進更高水準的開放來實現。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適應經濟全球化新趨勢、準確判斷國際形勢新變化、深刻把握國內改革發展新要求,以更加積極有為的行動,推進更高水準的對外開放,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主動參與和影響全球經濟治理,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以對外開放的主動贏得經濟發展的主動、贏得國際競爭的主動。可以説,《意見》的出臺正當其時。
二、關於《意見》出臺的重要意義
黨中央、國務院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後出臺擴大開放的綜合性、指導性文件,意義重大,影響深遠。這有利於我國在新形勢下進一步提高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通過牢牢抓住體制改革這個核心,堅持內外統籌、破立結合,堅決破除一切阻礙對外開放的體制機制障礙,加快形成有利於培育新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的制度安排,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對外開放的各項改革部署,從頂層設計的高度,全面推進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具體來講,重要意義主要在於:
一是順應我國發展階段歷史性變化的內在要求。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將是與世界溝通融合,共同發展的,這是我們在發展中處理與外部世界關係的堅定信念。從經濟發展階段看,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基本處於用好外部資源服務國內發展,建設開放型經濟大國的階段。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我們的發展與外部世界聯繫更加緊密,很多管理方式、發展模式、體制機制已經不能適應生産力發展水準的要求,亟需通過更高水準的對外開放,進一步促進開放型經濟體制改革和完善,以更高層次的開放獲取新的發展動力,建設開放型經濟強國。
二是應對外部環境深刻變化的客觀需要。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國際政治經濟環境深刻變化,全球增長格局、國際投資格局、國際貿易格局、國際金融格局、國際産業分工等均發生了巨大變化,各國管理開放型經濟的手段方式、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機制也在理論和實踐兩方面不斷豐富,全球投資和貿易規則體系正在重構。國際政治經濟中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加,全球價值鏈進一步拓展和深化的趨勢日益凸顯,利益關係複雜多樣。我國需要從體制上與時俱進,積極有效地應對這些變化。
三是我國對外開放堅強決心的莊嚴宣示。《意見》是黨中央、國務院對我國發展開放型經濟的系統部署,高規格文件的出臺,本身就是我國對外開放中的一件大事。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國際投資和貿易保護主義加劇,《意見》通過對我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全面闡述,向世界鄭重宣告了中國將堅定不移地奉行包容性發展、與世界共同繁榮的決心,為推動國際社會的開放包容提供了正能量。
四是破除諸多體制性障礙的重大舉措。《意見》通篇體現了改革創新的理念。不僅是在總體要求中,在各項重點任務中也都致力於體制機制建設。我們將針對目前在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堅持以改革創新的方法,從制度和規則層面進行改革,比如,要對外商投資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在對外投資、對外貿易上全面推進管理體制的便利化,建立國際經貿談判新機制等,都體現了著眼體制機制建設的工作重心。通過在管理體制、市場準入、産權保護、發展效益上不斷取得新進展,建設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國際化營商環境,著力破解體制機制障礙,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
五是統籌開放型經濟頂層設計的需要。開放型經濟涉及利用外資、境外投資、對外貿易、區域開放、國際金融、國際合作等多領域,事關國民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受到國內外高度關注。這就要求對相關領域的制度設計和政策舉措進行統籌研究,制定綜合性的方案。此次制定並公開發佈《意見》,體現了綜合性、系統性考慮問題的科學態度,既是落實全面深化改革任務的重要舉措,也是基於世情和國情作出的戰略部署。
三、關於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著力點
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關鍵是改革創新,這個“新”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開放型經濟的體制建設是一個內外統籌、破立結合的過程,是上層建築不斷適應經濟基礎、並更好地促進發展的過程。新常態下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不僅要著眼于更多的進出口貿易、引進更多的外資、更大量的對外投資,更重要的是發展理念、發展方式上的“新”,不是個別政策、個別區域的政策性優惠,而是全局性的體制性開放,是以國際化的眼光來發展經濟、完善制度,以全球視野配置資源,這就涉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各領域,並與生産力佈局、空間格局、産業結構、生産方式緊密相關,是探索新模式、新路徑、新體制的系統工程。關鍵是要堅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堅持改革開放和法治保障並重,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堅持與世界融合和保持中國特色相統一,堅持統籌國內發展和參與全球治理相互促進,堅持把握開放主動權和維護國家安全。這六個方面是辯證統一的,也是我們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所要把握的基本原則。
首先是建立市場配置資源新機制。我們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以國際化眼光實現包容性發展。通過完善市場準入和監管方式,健全産權保護、信用體系等方面的制度,促進國際國內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全球高效配置、國際國內市場深度融合,加快推進與開放型經濟相關的體制機制改革,建立公平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
其次是形成經濟運作管理新模式。要通過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依法管理開放,建立與國際投資和貿易規則發展趨勢相適應的管理方式,形成更好地參與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的機制,並推動國際經濟治理結構和國際經濟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我們要在對外開放中,積極推進政府行為法治化、經濟行為市場化,努力建立健全企業履行主體責任、政府依法監管和社會廣泛參與的管理機制,健全對外開放中有效維護國家利益和安全的體制機制。
第三是要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我們堅持自主開放與對等開放,加強走出去戰略謀劃。當前我國正在深入實施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特別是全力實施“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在這個過程中各地區的開放各有側重,各具優勢和特色,共同的目標就是要推動進一步形成和深化全方位開放的新格局。
第四是要形成國際合作競爭新優勢。我們要在開放中不斷鞏固和拓展傳統優勢、加快培育競爭新優勢。以創新驅動為導向,以品質效益為核心,大力營造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透明高效的政務環境、公平正義的法制環境和合作共贏的人文環境,加速培育産業、區位、營商環境和規則標準等綜合競爭優勢,不斷增強創新能力,全面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加強國際産能合作,促進産業轉型升級。
四、關於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戰略部署
《意見》採取條塊結合的構架,包括十一個部分共50條。其中前4條是總體要求的細化,後面46條是各領域的重點工作,分為十個方面的重點任務,主要有:
一是創新外商投資管理體制。保障外商投資企業的合法權益,實行外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提高引進外資品質,在維護國家安全的前提下進一步放寬準入,促進各行業有序擴大開放。統一內外資法律法規,加強事中事後監管體系建設,為各國企業在華投資興業提供更好服務。
二是建立促進“走出去”戰略的新體制。要從制度上進一步推進境外投資便利化。抓住有利時機進行全球佈局,努力推動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提高對外投資效率和品質,加強重點領域境外投資規劃,支援“走出去”重大戰略性項目,加強境外風險防控體系建設,防止在跨境投資中的國有資産流失。
三是構建外貿可持續發展新機制。重點是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從管理體制上著力提高貿易便利化水準,完善擴大出口和增加進口政策,發展服務貿易,健全貿易摩擦應對機制,促進外貿提質增效升級。
四是優化對外開放區域佈局。擴大對外開放要同國內改革發展銜接起來,支援自由貿易試驗區大膽先行先試,總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推動改革創新。要區分國內不同區域的開放特點,分類施策,要完善內陸開放新機制,培育沿邊開放新支點,打造沿海對外開放新高地,開創與港澳臺合作新局面。
五是加快推動共建“一帶一路”。 擴大對外開放要同實施“一帶一路”等國家重大戰略緊密銜接起來,按照“一帶一路”願景,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指導,全面推進與沿線國家互聯互通和多層次投資經貿合作,擴大往來,帶動沿邊、內陸地區發展,打造全新的戰略縱深和經濟腹地。
六是拓展國際經濟合作新空間。重點是堅持世貿體制規則,建立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路,推進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和建設,全面參與國際經貿規則制定,建立參與國際經貿談判的新機制,增強我國話語權。通過積極參與國際經貿規則制定,推動國際經濟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七是構建開放安全的金融體系。穩步推進金融業開放,推動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完善匯率形成機制和外匯管理制度。建立“走出去”金融支援體系,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建立健全全口徑外債和資本流動管理體系,健全金融風險防控體系。
八是營造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要著力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和監管規則,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和反壟斷制度建設,建立健全誠信體系,改善投資環境。充分發揮行業商會協會作用,有效利用全球創新資源。
九是要進一步完善支援保障措施。積極培養適應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要求的人才隊伍,健全引進人才制度,實施開放的人才政策。進一步健全對外交流渠道,打造對外開放戰略智庫,做好人文交流和對外宣傳,讓世界更好地傾聽中國立場,講好中國故事。
十是要建立健全開放型經濟安全保障體系。要大力加強對外開放的安全工作,在擴大開放的同時,堅持維護我國核心利益,建立系統完備、科學高效的開放型經濟安全保障體系,健全體制機制,有效管控風險,切實提升維護國家安全的能力。
五、真抓實幹,切實把《意見》確定的目標任務貫徹好落實好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新的開放藍圖已經繪就,關鍵是要真抓實幹,切實將黨中央、國務院的有關部署落實到位。既要抓緊做好工作,又要以科學的態度客觀審慎地處理有關開放的重大問題。
一是高度重視,深刻領會中央精神。《意見》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從全局和戰略高度,深刻認識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重大意義,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上來,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完善工作機制,精心組織實施。
二是統籌協調,細化實施方案。擴大對外開放中涉及領域、部門眾多,需要從全局出發,統籌推進。根據《意見》要求,各地要抓緊提出符合本地區特點和實際的實施方案,相關部門要研究制定本行業本領域的相關落實措施。同時,要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統一部署,抓緊研究有關任務的具體落實方案,推動各項任務取得實實在在的進展。
三是先行先試,以點帶面積極推進。在落實工作任務時,要注重頂層設計與地方實踐的結合,一些重要工作要試點、試驗,及時總結推廣;有關任務要認真分解,明確責任主體;要科學研究各項任務的路線圖、時間表,紮實有效推進。
四是既要解放思想,又要穩妥審慎。開放工作事關全局,既不能畏首畏尾、舉步不前,也不能僅憑工作熱情、一廂情願。有關舉措的提出,是建立在對國情世情科學分析的基礎上的,既體現了堅持深化對外開放的堅定信念,又體現了符合當前實際、循序漸進的科學態度。我們在貫徹落實的過程中,要堅持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論,將推進更高水準的開放和構建更加完善的安全保障體系有機結合起來。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改革開放永無止境,各種新情況和新問題也會不斷涌現。我們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對外開放“四個堅定不移”的重要指示精神,更好地做好對外開放工作,進一步加強對開放戰略問題的研究,創新工作方法,認真總結經驗,及時解決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堅定不移完善對外開放體制機制,以擴大開放促進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進擴大開放,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間,不斷開創高水準對外開放的新局面。(作者為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