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空中舞劇的“編導”

  • 發佈時間:2016-02-26 03:08:0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8年前的5月11日,中國商飛公司成立,並成為ARJ21和C919兩個型號國産飛機的研製主體。當年底,ARJ21首飛成功,開始了適航取證之路。其中,試飛工作便是極其重要的一環。

  百里挑一

  試飛工程師是一個要求很高的職業,既要懂飛機研發設計,也要懂飛行,這樣才能與研發設計人員和試飛員作好溝通。在ARJ21試飛之初,國內並沒有專業的試飛工程師,在試飛規劃等方面遇到很多困難。

  為達到適航工作國際標準,2009年,商飛公司著手招收選拔試飛工程師。選拔工作引來數百人報名參加,競爭非常激烈,不但體檢極其嚴格,考試要求也很高,要進行方向感、反應速度、瞬間記憶力、智商等測試。最後,10名學員脫穎而出。

  首批學員被送往南非進行為期一年的培訓。教學統一使用歐美教材,用英語授課。畢業時,兩人一組,給一個適航取證課題,要求拿出適航取證報告進行集體答辯,答辯通過才能畢業。嚴格的培訓,讓學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至今,中國商飛共選出41名“80後”赴南非、美國參加試飛工程師培訓。他們學成回國後,都在民用飛機適航管理及試飛的重要崗位工作。

  空中“編導”

  2010年,蘇翼來到中國商飛公司,成為一名試飛工程師,至今已有100多小時的試飛經歷。

  每天早上6點,蘇翼便起床,帶著提前編好的試飛任務單參加航前講評會。會上,他和試飛員、設計人員等一起熟悉試飛任務單,充分溝通好每個試飛動作的目的。講評會結束後,他登機試飛,並在兩三個小時的試飛中,不斷記錄相關數據。試飛結束後,他繼續參加航後講評會,研究討論相關設計,並對後續的試飛工作作出規劃,撰寫報告書,等回去休息時,已是午夜12點。這就是試飛工程師蘇翼一天的工作。看似光鮮的職業背後,是幾年如一日繁瑣又枯燥的工作。

  如果説試飛員是“刀尖上的舞者”,那麼試飛工程師就是這出空中舞劇的“編導”。相比試飛員的風光無限,試飛工程師就是默默奉獻的幕後工作者。正是由於他們和試飛員的通力合作,才完成了ARJ21在藍天上的一次次具有挑戰性的試飛。

  奉獻青春

  第一次見到樂婭菲時,你會覺得她還是個大學生。4年來,作為試飛工程師,這個外表清秀的女孩在國産噴氣式支線客機ARJ21上完成了300多個小時的試飛工作,是ARJ21完成適航工作的“大功臣”。

  2012年5月,樂婭菲所在的103機在山東東營做導航科目試飛。這是她首次去外場登機試飛,強烈的責任感驅使她在各項工作中都認真細緻。試飛前,她認真檢查試飛任務單;試飛中,她協助監控檢查試飛員的操作是否到位,提醒試飛員注意關鍵操作步驟……在她的認真協調下,大家順利完成了導航試飛任務。

  樂婭菲還不斷優化工作流程。在寧夏銀川外場航電系統試飛時,她和同事為提高試飛效率、降低試飛成本,在試飛員和中國試飛院、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課題人員的大力支援下,仔細研究了所有飛行試飛任務單,提出合併試飛科目、減少試飛架次,將總飛行時間由36小時降至14小時。

  今年30歲的湖南小夥殷湘濤,也是一個“老試飛工程師”。在失速試飛中,他必須跟隨飛機動作承受幾十次的失重,這對身體是極大的考驗。而這類高風險科目,民航飛行員在日常運營中,也許飛一輩子都不會遇到一次。當被問到進行高風險試飛會不會害怕時,他説:“有時也會害怕,但是更多時候我會把注意力放在工作上,這樣就不會去想那些問題了。”

  2015年11月29日,首架ARJ21完成適航工作,開始了它的載客之旅。而圓滿完成任務的殷湘濤和樂婭菲,早已開始C919大飛機的試飛籌備工作。在C919的下線儀式上,殷湘濤穿著一身藍色的工服,微笑著與C919來了一張闔影。“儀式很盛大。看到我們自己生産的大飛機,自豪感油然而生。”殷湘濤興奮地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