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攝影收藏:2015年度報告

  • 發佈時間:2016-02-26 00:17:55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藝術品市場自2014年開始出現了連續兩年的下滑,總降幅達到了40%左右。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影像藝術品市場如何?

  2015年,中國影像藝術品逐漸形成了以華辰影像、大理國際影會和上海藝術攝影展三大交易平臺;被歷史和意識形態所“遺失”的攝影大家不斷涌現;新的收藏脈絡正在不斷出現,完善著中國特色的影像藝術品收藏體系,如當代手工攝影書的收藏、“一帶一路”影像藝術品的收藏和區域性收藏的興起,加之攝影技術技法收藏脈絡的形成。紅色影像是極具中國特色的收藏,11月在紐約蘇富比舉行的“印象派、現代及當代藝術”拍賣會上,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 1972年創作的《毛澤東》以4,750萬美元(約3億元人民幣)成交,吳印鹹早年洗印製作的銀鹽紙基原版照片《毛澤東與延安文藝座談會代表合影》在華辰影像拍出了80萬的價位,均創出了國內外“紅色影像”的交易記錄。

  中國最大的影像藝術品交易平臺華辰影像提供的統計數據表明:影像藝術品得到了越來越多人士和資金的關注。在新入場藏家充裕資金的推動下,華辰影像2015年秋拍專場的成交額超過了700萬,比春拍的500萬成交額增幅超過了40%。此外,2015年秋季的成交率也較2014年提升了18%。市場在經歷了一年的低迷之後,已開始走出低谷,啟動了下一波的上升行情。

  出現三大影像藝術品交易平臺

  2015年8月的大理國際影會為了推出畫廊的交易,專門設立的畫廊展區,為攝影畫廊和當代影像藝術家提供了展示和交易的平臺。9月11日,第二屆上海藝術影像展繼續火爆,有來自歐洲、美國和中國的15個國家的50家藝廊參展,向中國人普及攝影收藏的常識和遊戲規則,向潛在的藏家推薦國內外頂級影像藝術品,大理國際影會的畫廊展的當代影像藝術品、上海藝術影像展的國際級攝影藏品和華辰影像拍賣,正在構建起中國影像藝術品交易的三大平臺。

  2015年,各地不斷出現新的影像藝術品收藏、展示和交易平臺:4月26日在重慶開展的首屆“長江國際影像雙年展”,吸引了257位國內外影像藝術家參加,成為了近年來國內最大的影像藝術展會,預示和促進了西北影像藝術品市場的出現和形成。5月9日嘉德拍賣陳東升捐贈的武漢大學萬林博物館的開館展,影像作為“20世紀最重要的藝術形態”與油畫和新媒介並列組成三個主要板塊;5月22日上海攝影藝術中心開館;8月7日大理攝影博物館開館;11月15日,三影堂借集美X阿爾勒開展之際,推出廈門三影堂藝術中心。湖南省資興市東江湖攝影藝術館是一家縣級攝影藝術館,它通過舉辦當代攝影名家展,已收藏有1300多張影像藝術品。甚至有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私人投鉅資修建1萬多平方米的攝影名家“張桐勝藝術宮”收藏攝影。影像藝術品作為企業的文化金融資産及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認同,進入了影像藝術品收藏領域的資金開始以幾何級數的速度加長。

  攝影收藏的新版塊和脈絡

  2015年的攝影收藏市場,新的收藏版塊和脈絡也正在不斷出現,完善著中國影像藝術品收藏的體系。

  當代手工書收藏脈絡的出現。在國際獨立攝影書儲備製作潮流的影響下,不少中國當代影像藝術家開始選擇手工書加獨立出版和自出版的形式來展示作品,並通過製作手工書對作品再次的創作。一本優秀的攝影書,需要不同元素,如照片、編輯、排序、設計、構造、材質、媒介,尺寸、展示方式等等因素來構建。因此,精美地限量版攝影手工書已成為藝術家越來越重要的展示方式。此外,手工書因版數略多,性價比較傳統的“作品”低,較傳統的畫冊高,正好順應了一個新出現的中端市場的需求,成為了攝影收藏的新品種。

  攝影技術技法的收藏脈絡的成熟和完善。影像科技發展史作為攝影收藏最重要的脈絡之一,包含有兩個內容:一是反映早期攝影術對藝術創作的作用和貢獻,二是當代藝術家將攝影技術技法作為視覺語言來創作影像藝術品。這部分藏品包括了攝影術發明以來的各種攝影器材和媒介,如達蓋爾、安布羅、玻璃濕版火棉膠工藝、藍曬印相工藝、蛋白、CDV蛋白、鉑金、宣紙藝術微噴、手刷銀鹽、上色絹本等,承載了攝影藝術發展史上典型的攝影技術技法的重要代表作品及相關材料、工具,將建立起中國攝影收藏科技與藝術關係的新脈絡。

  隨著攝影收藏的發展,區域性的攝影收藏也繁榮起來。繼北京、上海、廈門、福州及閩江流域、河南及黃河流域、湖北及長江流域的攝影收藏興起後,很多地區的攝影收藏也開始起步,華辰影像在2015年推出了天津、山東、西藏等地區的影像藝術品專題拍賣;河北省攝影家協會啟動了河北籍著名攝影家藝術館的建設,將為張印泉、孟昭瑞、王文瀾、解海龍等八位攝影家家建影像館;山東淄博雲志美術館以收藏18位著名風景攝影家的作品開館後,2015年舉辦有山東攝影家西藏專題收藏展,並在諸多拍賣場大舉收藏山東的歷史照片和影像藝術品;八月開館的大理攝影博物館關注雲南攝影史和民族影像史料的收集和展覽;天津媒體投資建影像館;南通、上海嘉定、山東聊城等地方攝影史、影像史的收藏與研究也開始啟動。遺憾的是,作為攝影術傳入中國之地的廣東和香港地區的影像藝術品,一直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其價位明顯偏低,是影像藝術品投資和投機的價格洼地。

  另外,“絲綢之路”影像藝術品成熱點。

  在“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政治需求下,出現了名目繁多的以“絲綢之路”為內容的影像展,導致收藏市場上對“絲綢之路”有關的影像藝術品的大量需求,種類涉及了十九世紀的原版老照片、歷史影像、紀實性和當代影像作品,還有“絲綢之路”相關的古籍善本。此外,早期電影膠片的收藏也漸成氣候。

  浮出的“遺失”攝影家

  在攝影收藏財富效應的驅使下,近年來中國攝影史所遺失的重要史料不斷地浮出,這是攝影收藏對中國攝影文化構建最大的貢獻。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影像藝術品收藏市場出現的“遺失”攝影家就有比如:同興照相館。一批拍攝于1880前後的福州和閩江流域,及《武夷山》影像及攝影畫冊讓福州同興照相館推到攝影史研究者的面前。著名的東方攝影史學家泰勒·柏耐特認為十九世紀福州同興照相館,是清末國內不多見的可與廣東阿芳照相館相提並論的攝影機構,其照片不僅具有很高的影像史料價值,還可以放入中國影像史、藝術史和攝影史的範疇加以討論和研究。

  中國最早航拍的原版照片。2015拍賣場上出現的一本法軍遠征軍軍官普雷森特上校、卡梅爾上校和迪舍爾上校三人在庚子事變期間記錄的北京和天津地區的照片集粘貼有140余幀原版照片,其中包括有12幀從熱氣球上拍攝的中國最早的航拍照片。這些史料雖從未在中國攝影史上出現,但前幾年出現的《熱氣球下的中國》古籍攝影畫冊已讓攝影史研究人員從印刷品上觀看過這批影像,這是第一有機會觀看到這些影像的原版照片。

  國內收藏市場第一次出現了俄國攝影師鮑迪羅夫·伊萬諾維奇的名字,其清末庚子時期在北京拍攝的建築和風景包括了故宮、頤和園、天壇及俄國在京機構等保存幾近完好的原版蛋白照片,尺幅較大,清晰度極佳,為清末北京皇家建築增添了一個珍貴的維度。史料記載最早拍攝中國西北和北京的應是俄國攝影家,遺憾國內對俄國早期來華攝影家的研究幾近空白。俄國攝影師伊萬諾維奇的出現,無疑為研究俄國來華攝影家提供了珍貴的一頁。

  作為張學良的專機駕駛員和美聯社駐華記者,海嵐·里昂拍攝了西安事變、淞滬抗戰等重要事件;記錄有民國四大家族及國民黨高官的私人場合和活動,以及一大批民國時期空拍中華大地的照片,其中不少是該地區最早的空拍影像,還有西南地區風貌、民俗風情。今年,里昂于1935年-1940年在中國拍攝的6000多張底片和8000多張原版照片現身收藏市場,這批珍貴實物的出現,補白了民國影像史、中國新聞攝影史、中外視覺傳播史等多個領域的空白,是一批值得好好研究的素材。

  攝影“原作”漸成共識

  隨著中國攝影收藏知識的普及和提高,收藏界對中國舉辦的“國字號”攝影藝術展和攝影藝術評選中,沒能使用“原作”提出了質疑。由於國內攝影收藏滯後等原因,目前尚為無明確公認的攝影“原作”的界定,還有學者提出攝影作品沒有“原作”,是一個亟待討論和完善的學術盲區。

  收藏市場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已經明確了“原作”、“原版”和“新版”等不同概念。“原作”為作者親筆簽名認可的作品,“原版照片”是指在拍攝後很短一段時間內由藝術家製作或授權製作的作品。2015年在華辰影像秋拍以8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成交,打破了2007年以來72萬的單幅紅色影像作品的交易紀錄的《毛澤東與延安文藝座談會代表合影》,就是早年製作的原版照片。近幾年不少攝影家將早年拍攝的作品,按收藏市場的遊戲規則,新近製作後進入市場,這些藏品稱為“新版作品”。

  攝影的“原作”準確真實地反映出藝術家創作的所有理念,它不僅包括影像的內容(如視覺符號、構圖、用光、色彩、對比度等),還包括了影像藝術品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元素(如質感、材質、尺寸、製作工藝,製作年份、裝裱,甚至作品的展示方式等諸多方面等)。

  5月開館的上海攝影藝術中心,以《20世紀攝影經典作品收藏展》開館,加之《顆粒到像素——攝影在中國》共展出了上百位中外攝影名家從早期濕版攝影到當代對數字攝影拼貼的原作;10月15日,三影堂為來京參加第33屆國際攝影策展人會議(oracle)的世界各地的國際攝影專家和策展人,推出了《20世紀以來中國攝影》的原作展。嘉德拍賣陳東升捐贈的武漢萬林博物館的開館展,影像藝術品“原作”也成為了當代藝術的主角。武漢博物館的《絕代風華》則以早期的“原版”照片來回憶一個城市的歷史……攝影收藏的普及讓中國的博物館和美術館舉辦“原作”展漸成常態,有關中國攝影史的研究告別了紙上談兵的階段,“不看原作是學不好攝影”的攝影史研究已漸成風氣。

  來自剛剛結束的中國藝術品市場高峰論壇的資訊表明,國內外藝術品市場都進入到了“新常態”的階段, 2015年中國藝術品市場在持續調整的同時,正逐漸走向成熟化、專業化及多樣化,藝術品市場更加注重從藝術史的角度對藝術品的學術價值進行深度挖掘,同時拓展和探索市場新的經營理念、模式和渠道。

  (曾璜 圖/文 中國特稿社供稿)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