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信託業顯示恢復增長積極信號

  • 發佈時間:2016-02-25 06:06:2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信託業協會2月24日發佈的2015年四季度末信託公司主要業務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末,全國68家信託公司管理的信託資産規模為16.30萬億元,同比增長16.6%。第四季度實現環比增長4.35%,扭轉了第三季度的負增長,傳遞出行業恢復增長的積極信號。

  信託業協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末,信託業實現營業收入1176.06億元,同比增長23.15%;實現利潤總額750.59億元,同比增長16.86%。其中,第四季度實現利潤201.88億元,較三季度環比增長28.71%。每人平均利潤也由2014年末的301萬元,上升至2015年末的320萬元。中鐵信託副總經理陳赤説,第四季度信託公司利潤增長可能源於長期投資收益的增加,如投資于銀行、券商、基金公司的股權收益增長較多。

  在業績上升的同時,信託業也為投資者實現了可觀的投資收益。2015年四季度,已清算信託項目實現的年化綜合實際收益率為13.96%,顯著高於一季度的8.11%、二季度的10.19%以及三季度的7.30%。業內人士表示,從2015年信託業實現的年化綜合實際收益率來看,信託業仍具有較高的盈利水準。中國人民大學信託與基金研究所執行所長邢成説,四季度信託收益的上升與已清算信託項目中證券市場投資項目、股權類投資項目等比重增加有關。

  此外,信託業風險項目規模也有所減少。2015年末,信託業的風險項目個數為464個,規模為973億元,較三季度末環比下降10.16%,不良率為0.6%。在信託公司增資擴股潮的推動下,信託公司實收資本繼續保持上升趨勢,2015年末達到1652.51億元,同比增長19.18%,信託賠償準備金規模佔所有者權益比例也穩中有升,行業風險防範能力得到提高。復旦大學信託研究中心主任殷醒民説,隨著信託業資本實力的擴充和信託保障基金的實施,信託行業整體風險可控。

  自2013年以來,投資類信託規模佔比始終保持上升趨勢,2015年末已升至37%。而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融資類信託佔比不斷下降,業內人士預計其還將繼續萎縮。2015年末,事務管理類信託資産也同比大幅增長。信託業的功能“天平”已向投資、事務管理傾斜。

  “信託業功能比重的變動,反映出經濟發展過程中資金需求方式的優化調整和信託公司主動管理能力的提升。”殷醒民表示。

  信託公司主動管理能力增強還體現在信託業資金來源結構的變化中。單一資金信託曾促使信託業資産規模的快速增長,但自2014年以來,單一資金信託佔比就開始持續下降,集合資金類信託和財産管理類信託佔比則穩定上升。殷醒民説,集合資金信託佔比上升顯示出信託業把握社會資金供給流向變動的判斷能力不斷增強,能將社會資金供給端與經濟建設的資産需求端進行匹配。

  “信託資産規模在2015年四季度恢復正增長,但其盤整的勢頭並沒有根本性改變,今年信託資産規模仍有可能出現波動。”邢成認為,信託業的發展環境已發生變化,一些創新業務仍處在探索期,尚沒有形成規模;同業競爭愈發激烈,網際網路金融也對信託業産生衝擊,而在網際網路等新技術的運用上,信託業則較為滯後。

  邢成説,信託公司須從公司角度,自上而下制定轉型的戰略規劃,使真正體現核心競爭力的創新業務佔比和主導地位更為凸顯。“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補短板’蘊藏著巨大的投融資需求。”殷醒民説,信託業應抓住政策所帶來的行業轉型機遇,在整體轉型方向上契合國家明確提出的“補短板”的投資領域與重點,與實體經濟聯動發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