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方法可消滅傳染寨卡病毒蚊蟲

  • 發佈時間:2016-02-25 01:30:4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北京2月24日電 (記者陳丹)英國斯旺西大學的研究團隊找到了一種消滅傳染疾病的蚊蠅和害蟲的新方法——利用其腸道內的共生細菌充當“木馬”,向控制生育的基因傳遞“關閉”信號,以此來減少蚊蠅和害蟲的數量。針對兩種有害昆蟲的研究表明,一種害蟲的生育率下降高達100%;另一種害蟲的幼蟲死亡率增加了60%。

  據斯旺西大學官網報道,該團隊使用的核心技術被稱為共生體介導的RNA干擾(RNAi)。此前針對昆蟲實施RNA干擾的有效性不高,因為向昆蟲體內注射RNA干擾分子費時費力,成本高昂,且由於昆蟲太小而往往行不通。而新研究發現,腸道共生細菌可作為有效的遞送載體,這些共生細菌經過編程後,可以在昆蟲體內産生RNA干擾分子,向目標基因發送“關閉”命令,並且不會被昆蟲的免疫系統發現。

  研究人員分別利用接吻蟲(專門叮咬人類面部,引起美洲錐蟲病)和西花薊馬(已産生抗藥性的農業害蟲)對該技術進行了測試。結果顯示,接吻蟲的生育率得到了100%的控制,而西花薊馬的幼蟲死亡率增加了60%。該團隊在發表于23日英國《皇家學會會報B輯》上的論文中稱,這項重大技術進展還可以有效應用在很多其他昆蟲物種上,包括傳染寨卡病毒的伊蚊、傳播瘧疾的按蚊等。每種昆蟲都有對應的細菌作為遞送載體,一旦離開這種昆蟲,細菌就無法存活。

  與使用化學農藥相比,新技術優勢多多:針對性強,不傷害蜜蜂等其他昆蟲;不破壞環境;不會危害人類健康;也不存在蚊蟲産生抗藥性的擔憂。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