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首部老年宜居環境藍皮書吁推進"年齡友好型"公共環境建設

  • 發佈時間:2016-02-24 16:2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北京2月24日電 (記者 丁棟)目前,中國已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階段,24日在北京發佈的中國首部老年宜居環境藍皮書指出,面對人口老齡化的加速到來,加強老年宜居環境建設的任務十分迫切,藍皮書建議,積極推進“年齡友好型”公共環境建設,形成全社會老年服務體系。

  由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發佈的《中國老年宜居環境發展報告(2015)》顯示,2014年末,中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達到2.12億人,佔總人口的15.5%。到2030年,老年人口將達到3.71億,佔總人口的25.3%。2050年達到4.83億,佔總人口的34.1%,屆時每三個人當中就有一個老年人。

  “中國高齡老年人口已經達到2500萬,失能老年人口規模龐大,突破4000萬,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持續增多,老年人口內部變動將進一步加劇人口老齡化的嚴峻性,”藍皮書編撰者之一、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伍小蘭指出,這就要求全社會主動適應人口結構和社會形態的轉變,大力推進老年宜居環境建設,為廣大老年人提供支援性宜居環境,實現健康老齡化和積極老齡化。

  面對人口老齡化形勢,中共十八大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大力發展老齡服務事業和産業”,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從法律層面強調加強宜居環境建設。藍皮書也指出,中國老年宜居環境建設仍然處於初步階段,存在諸多突出問題,如環境建設忽視老年需求,公共政策支援體系尚待完善,老年宜居項目偏離市場需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套不足,老年宜居相關標準規範有待完善等。

  針對存在的問題,藍皮書提出,通過政策配套協作,加強加快完善公共政策,提升全社會的老年宜居理念,建設“年齡友好型”公共環境。立足需求,開發社區型養老服務設施及居住産品,帶動相關産業的聯動發展,逐步形成養老全産業鏈模式,為老年人的宜居生活提供綜合性的整體解決方案。(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