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31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把好政策真正落實到位

  • 發佈時間:2016-02-24 05:55:2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系列重磅政策密集出臺,堅定了行業、企業迎戰困難的信心與決心,也讓今年工業經濟領域的供給側改革成果值得期待。能否把一系列好政策真正落實到位,成為改革成敗的關鍵

  連日來,一系列重磅政策的密集出臺,給工業經濟帶來多重利好。資本市場也作出積極反應,煤炭、鋼鐵、有色金屬、輕工紡織等板塊在A股市場輪番啟動,表現搶眼,漲幅居前。

  近年來,世界經濟持續復蘇乏力,我國經濟進入“三期疊加”影響的集中體現期,工業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工業運作中面臨的突出矛盾與問題,表現為結構性産能過剩嚴重,尤其是鋼鐵、煤炭、水泥、建材等行業,産能已達峰值,價格疲軟,再加上需求不足、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響,導致企業生産經營困難加劇,部分行業甚至出現全行業虧損。

  為解決工業經濟領域的深層次矛盾,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今年要著重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出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新年開局,産能過剩問題突出的鋼鐵行業和煤炭行業,成為政策調整的切入口。國務院先後發佈《關於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産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和《關於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産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隨後,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八部門聯合發佈《關於金融支援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若干意見》,明確從貨幣信貸政策、資本市場、融資機制創新等6方面加大金融對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支援力度。

  可以説,這些政策鼓舞並堅定了行業、企業迎戰困難的信心與決心,也讓今年工業經濟領域的供給側改革成果值得期待。但也要看到,結構性産能過剩問題由來已久,成因複雜,尤其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過剩産能、落後産能的退出涉及面廣、操作難度大。能否把一系列好政策真正落實到位、給行業和企業帶來實打實的支援與幫助,成為改革成敗的關鍵。

  由此,參與決策的相關部門既要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又要統籌兼顧、加強協調。在實際操作中,切忌政出多門、責任不清、步調不一及互相推諉、互相扯皮,不能讓好政策空有架勢而無實效。同時,要充分考慮到難點和痛點,針對化解難點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提早預判,做出有針對性的應對和安排。比如,去産能過程中的難點之一是企業職工的安置問題。産能過剩嚴重的鋼鐵、煤炭等行業都曾是我國的傳統優勢産業,職工隊伍龐大,人員結構複雜,如果把握不好、準備不足、處置不當,就會影響社會穩定,下一步工作也就難以推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