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如何解讀1月貸款新高

  • 發佈時間:2016-02-23 03:29:37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陸綺雯

  近日,央行公佈了2016年1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報告顯示,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2.51萬億元,同比多增1.04萬億元,創下單月紀錄新高。由於這一數字超出市場預期及歷史同期均值水準,引發市場強烈關注。

  於是,“信貸天量”“人民幣大貶值”“大放水捲土重來”“4萬億已是浮雲”之類的標題,開始出現在自媒體圈,尤其是一些與房地産相關的微信公眾號中,“房價還要躥一躥”“水首先流到京滬的售樓處”等説法非常有煽動性。

  2.51萬億元真那麼可怕嗎?此次信貸激增是國家要放鬆貨幣政策的節奏嗎?一線城市的房價會因此剎不住車嗎?

  正確解讀2.51萬億元,首先要弄明白為什麼1月份新增貸款規模會顯著放量。最重要的莫過於季節性因素,每年一季度特別是1月份,都是商業銀行貸款投放的高峰期,由於貸款規模受資本充足率、合意貸款等多重限制,早投放早受益成為商業銀行提高收益的普遍選擇。從往年的數據來看,1月份往往會達到峰值。

  而當季節性因素疊加各類項目集中投放,信貸井噴的規模,也就進一步放大了。今年的數據顯示,銀行傾向於在年初投放按揭貸款,1月新增中長期居民貸款4783億元。當然,房貸的高位運作,確實與樓市去庫存背景下,政府對居民買房的支援力度加大有關。企業大量儲備項目同樣在年初投放,我們看到,1月新增企業貸款1.94萬億元,考慮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更多企業的融資需求爆發。

  另一重以往沒有的影響是,今年1月,部分企業將美元債務轉換為人民幣貸款以收縮外匯風險敞口,應對貶值預期。數據顯示,1月外幣貸款同比少增374億美元。結合近期人民幣匯率走勢趨穩,不難判斷,今後一段時間這些需求將逐漸減弱,促使信貸數據飆升的這些“干擾因素”估計也會自然縮水。

  可見,1月份超常規的信貸投放不會也不可能持續。監管層也一再強調,要有效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相信今年我國新增信貸規模增速仍將保持合理水準。從“2.51萬億元”推導出央行將開始新一輪超寬鬆貨幣政策,顯然站不住腳。因此,大可不必憂心這“2.51萬億元”,更不要被朋友圈那些“標題黨”忽悠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