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6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別讓科普成為自嗨

  • 發佈時間:2016-02-23 01:30:55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茶余飯後

  距離人類首次探測到引力波已近半月,網路上引力波刷屏的態勢仍然在繼續。不過刷屏的主角已不再是美國的LIGO,而是中國的郭英森。近日,一篇題為《5年前他首提引力波,遭嘉賓嘲諷,如今他們都欠他一個道歉》的文章為“諾貝爾哥”郭英森叫屈,引來評論無數,這樣的局面讓人感慨。

  嚴謹地説,郭英森所提出的理論到底有多少科學價值,我無從評價。因為他的陳述不過短短幾分鐘便被打斷。除去幾個學術名詞外,其理論的更多細節無從知曉。我想,大部分人對郭英森理論的認知應該也僅限於此。

  可為這事買賬的網民偏偏不少。短短幾天時間,這樣一篇文章風靡于網路,無數網友轉發評論。他們有的為郭英森大鳴不平,有的感慨中國人將諾貝爾獎拱手相讓,還有的則“深刻”批判中國的科技體制。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引力波首次被人類探測到後,科普工作者通過各種渠道進行了形式多樣的宣傳。一時間,引力波佔據了報紙、電視、網站、微信的重要位置,公眾也紛紛轉發點讚,有的科普文章還創造了閱讀量超百萬的紀錄。幾天前,科普工作者們還在欣喜,終於打了一場漂亮的“科普戰”;幾天后,部分公眾卻不分青紅皂白為“諾貝爾哥”叫屈。這讓科普工作者不得不自問:我們的科普真的為公眾所接受了嗎?

  再好的科普也需要“走心”的參與。廣大公眾一邊批評缺乏優質的科普內容,一邊“拍照留念”式地參與科普,這反映出一方面科普工作應加大力度,更接地氣;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公眾的科學素養還有待提高,還需更主動積極接受科普。否則,只能讓科普成為一場科普工作者們的自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