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種糧大戶如何跨過這個“坎”

  • 發佈時間:2016-02-20 08:17:42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王喜進本報記者張鳳雲

  臘月二十八這一天,山東省高密市的鄉村已是過年的節奏,多數農戶的大門上貼上了紅紅的對聯,挂起了燈籠……

  而幾乎每一條衚同裏,都有秋天打下來的玉米,用鐵絲網圈著,一囤一囤的,任憑冷風將裏面的水分慢慢抽幹,外層覆著一冬的塵土,所以看上去並不如剛收穫時那樣鮮亮。2015年玉米臨儲價格調低,也讓這裡的農民感受到了“寒冬”的氣息。然而對於種了4000多畝地的王翠芬來説,這個“寒冬”雖然艱難,畢竟還能度過去。

  土地規模化與更加有效率的糧食生産

  鹹家工業區山豐新村不遠處的一條公路旁,有一棟二層小樓,“翠芬蔬菜合作社”的牌子異常顯眼。房間裏,王翠芬正忙著打電話,作為合作社的理事長,也是當地最大的種植戶,大年初六就得開始蔬菜育苗,所以過年的節骨眼兒上她也不得閒。

  王翠芬從1995年開始流轉土地,如今已發展到4000多畝的規模。其中有2000畝種糧食。她説適度的土地規模化好處多多,能降低成本,還能提高效率。這也是她在去年玉米價格低迷的情況下不至於虧損的一個重要原因。

  “比如説化肥,一畝小麥用兩袋化肥,批發價和零售價一噸能差250元到260元,一袋大概省十二三塊錢。農機我用的都是大型收割機,叫聯合籽粒收,小麥玉米都能收,15分鐘能收7噸,大概十四五畝的樣子。收小麥散戶大概是50元一畝,大戶35到40塊錢。咱這成方連片面積大,能提高不少作業效率。再説大型機械掉粒也少,機子走過去之後地裏基本沒有遺撒,破碎率也低。”王翠芬對記者説,“還有澆水,我這全部都是自走式噴灌,小戶就用不了。它覆蓋面非常大,一噴直徑就70米。咱就説現在一個工一天100塊錢,一個工能澆4畝地,用這個的話一個人能管兩台,平均下來一天能澆50畝,效率就上去了,成本也下來了。”

  記者了解到,當地散戶種植一畝玉米的成本:玉米種4斤,大概30元;化肥,底肥加追肥,總共三百多元;農藥、除草劑、治蟲藥、矮壯素總共三次,自己打,光藥錢差不多40塊;雇人打,一桶五到六塊,一畝地打一遍需要兩桶;農機播種25元一畝;澆一遍水是30元一畝,這還不加油錢。在廠子上班的人農忙時需要誤工,大概需要10天的工,一天成本是一百三四。有一些距離水源很遠的地塊,就談不上任何盈利了。糧食拉到市場上,有可能還賣不到大戶的價錢。

  如此看來,土地集中連片規模化種植顯然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在王翠芬看來,相對於散戶,糧食安全、食品安全也就更好處理。但是王翠芬也表示,這些年來他們這些種糧大戶的壓力也不斷增加,尤其是人工和土地流轉費用,佔去了生産成本的大頭。

  王翠芬告訴記者,這幾年周邊農村土地流轉費用已經漲到了1000斤麥子的價格,所以去年玉米價格下跌,流轉出土地的農戶眼前並都沒有受到損失,而種糧大戶們的日子則一下子緊張了起來。

  人工成本也在逐年提高,王翠芬有3個基地,一個月最多的時候開出的工資就達60萬元。“一個雇工一天一般七八十塊錢,一個人在俺那個基地幹一年就掙2萬來塊錢。小年輕不愛幹,地裏50歲以下的人一個沒有,一般都是60歲左右的,70多歲的也不少。就這樣,人還不好找。”王翠芬説,“合下來,一畝地種兩季成本在2200元到2400元之間。”

  “有的大戶2014年賠了,2015年又賠了,2016年再賠肯定就頂不住了。去年就有若干退地的。剩下俺這幾個能扛住的,就跟老百姓協商,把流轉費用降了降,有的村降了50斤麥子,有的降了100斤麥子。”王翠芬説。

  打井抗旱與滴灌設施的應用

  幾乎一整年也沒下過一場透墑雨,使得一些農戶的種植計劃完全被打亂了。田野裏一些沒來得及種植冬小麥的地塊空在那裏,等著開春種春莊稼。當然,大多數農戶還是選擇了抗旱,所以大部分田地還是泛著綠色,只是澆過兩遍水的麥苗比只澆一遍的要青壯許多。

  村民告訴記者,在高密東鄉這些乾旱更加嚴重的地方,種植冬小麥前後,有些村民開始自己出錢打深水井,並向周邊地塊的村民出售灌溉用水,抽一個小時30到40塊錢。

  2015年,王翠芬打了3眼深水井都不成功,一點水都沒有就花了3萬多塊錢,又挖了一個方塘花了20萬元,水量也不大。她告訴記者,她從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大規模種地,感到這幾年天是越來越旱,井越打越深,水卻越來越少。

  “我在城南有塊地,1000來畝。2012年、

  2013年的時候,一個井放上3千瓦的水泵夠抽的,從去年開始這一個井不夠抽的了,後來兩個井也不夠了,就三個井,四個井、五個井,現在八個井才能夠這塊地的,就缺水到這種程度。”王翠芬説,去年這裡旱得特別狠,而她的糧食之所以沒有大規模減産,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她試驗著在小麥和玉米上使用了滴灌。

  “效果挺好,超出想像。以前天旱的時候,澆過去那個玉米長起來也是七高八矮的。今年滴灌的玉米苗長得齊,玉米粒都鼓到頂了。”説到節水農業,王翠芬一臉的興奮,“大水漫灌一畝地澆一遍要45方水,用自走式節水灌溉設備一畝地十五六方水。用滴灌七八方水就夠了。澆的水沒那麼大,漏肥也輕。澆得狠了,肥都順著水漏下去了,肥效也不行,所以一畝地本該使30斤肥,你得使60斤。省工省水省肥,還減少污染。”

  “眼觀六路

  ”對接市場與種植結構調整

  這些年來,隨著農業機械的普及以及糧食價格的穩定,這片區域種植的糧食作物基本為玉米和小麥兩季。2015年玉米臨儲價格的下調使得很多種植戶嗅到了市場的衝擊。

  “去年種糧食不如販糧食的。小販一車能裝10畝地的玉米,拉一車去能掙200來塊錢,咱拉出這一趟去就得賠3000塊錢,一畝地賠300塊錢。”一位大戶對記者説,“俺這個玉米打下來濕點,二十二三個水,賣7毛錢一斤,前年能賣到9毛錢。”

  而王翠芬是當地僅有的幾個沒有虧損的大戶之一,原因在於她在流轉的這4000畝土地當中,並沒有全部種植糧食,而是提前進行

  了結構調整,實現了經濟作物與糧食作物之間的風險對衝。

  “一半糧食,一半蔬菜,蔬菜以出口為主。”王翠芬指著墻上的一組蔬菜基地的照片給記者看,“訂單蔬菜這塊很穩定。不是説賺很多錢,沒有訂單的那些基地,年頭好的時候,內銷蔬菜好的時候他們掙若干錢,俺就掙不到若干錢,但是比較穩,人家賠錢的時候咱不至於賠著。”

  相對於散戶,王翠芬這樣的種植大戶顯然對市場更加敏感,也就更有可能把住市場的脈搏。王翠芬説,“大戶種地比小戶成本上要好控制得多,包括品種的選擇上、科技的應用上,都有優勢。更關鍵的是,這個市場需要什麼農産品,我們也能比較快地接收到資訊,並作出相應的調整。”

  從二層小樓上望出去,一片麥田裏遠遠地能看到一個白色的塑膠大棚。王翠芬説去年玉米價格不行,她過了年想用這幾個棚建個採摘園,種點比較稀缺的水果。

  但是王翠芬也説,“能有幾個人能建起採摘園?投資很大,不是所有農戶都能做的。大面兒上還是考慮種糧的比較多。現在就是土地流轉到大戶以後哪有那麼多東西可種?全部上採摘、上蔬菜,很快也就飽和了。還不是以種糧食為主?再説做休閒農業這些,管理也很關鍵,管理不好的話比種糧食賠得還快還多。”

  一位種糧大戶也告訴記者,種植糧食的成本如今已擺在那裏,價格太低了也扛不住。他説搞農業上賠個三五百萬元相當快,比搞企業快。因為農産品生産週期短,種茬玉米也就三個月的時間。

  大戶們表示,他們這些真正的合作社和種糧大戶要想支撐下去,還需要政府對其進行精準扶持。也只有他們做大做強了,那些以土地入社的農戶才可以跟著受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