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生鮮電商普遍虧損 投資淪為土豪遊戲

  • 發佈時間:2016-02-19 08:43:2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擁有11年電商經驗,此前雄心勃勃的順豐優選前CEO崔曉琦,在生鮮電商這片“藍海”面前低下頭——2016年初,他寫下《我暫時不會再碰生鮮電商了》,直呼生鮮電商“到處都是坑”。稍早前,因資金鏈斷裂而倒閉的水果營行,警示著這個絕大部分企業都在虧損的行業:死亡只是一步之遙。

  生鮮電商並非資本市場新話題,但自步入2016年以來,關於生鮮電商的討論不絕於耳。回顧生鮮電商的2015年,資本熱捧、燒錢大戰、死亡潮……整個市場猶如一部跌宕起伏的好萊塢大片。然而,即使巨頭仍需靠合併抱團取暖,許家印柳傳志等大V刷臉失敗,高呼“太擠、太累”,甚至有人被擠下去,但是在生鮮電商這趟列車上,大批創業者依舊前赴後繼。

  這片新藍海,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

  ?巨頭砸重金為卡位

  生鮮電商在最近一兩年十分火爆。相對於傳統的生鮮模式,生鮮電商由於更順暢的資訊傳遞和溝通,避免了傳統模式下各個環節的重復運輸、存儲,減少了損耗,大大縮短了整個産業鏈。

  生鮮電商被稱為中國電商下一個千億市場,近一年來,大咖刷臉加上資本窺視,市場屢屢上演群雄混戰的好戲。前華為榮耀掌門人劉江峰創業生鮮O2O項目Dmall,沒有BP,沒有LOGO便拿下1億美元天使投資;前易迅網聯合創始人林敏、鄒志俊和陳勇創辦的生鮮O2O平臺“妙生活”,2015年10月宣佈完成500萬美元的A輪融資;更早前,前搜狐聯席總裁王昕低調創辦生鮮電商春播網,傳言獲得3億注資……

  市場競爭很激烈,資本造勢從未停歇。在此背景下,各大電商以及傳統巨頭們自然也不會錯過這場資本盛宴。早傳阿里巴巴于2014年底千萬美元級投入易果網,京東便於2015年5月聯合SIG、鍇明資本7000萬美元投資天天果園。8月,京東又以43.1億元人民幣(約合6.8億美元)入股永輝超市,提速O2O佈局。作為傳統零售巨頭的永輝超市,在佈局生鮮電商的道路上一直以來都處於先行者的位置,並將生鮮O2O模式作為其轉型的切入點。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京東宣佈大手筆投資天天果園一天后,亞馬遜中國緊急宣佈其“生鮮館”正式上線,首批牽手五大合作夥伴,包括美味七七、21cake、都樂中國、大希地及獐子島

  資本佈局不僅於此。傳統零售巨頭蘇寧超市2015年3月初上線“蘇鮮生”,正式進軍生鮮電商;5月底,順豐上線“順豐優選”;6月,華潤萬家上線“e萬家”。2015年10月,百度聯合泰康人壽2.2億美元投資中糧我買網。

  毫無疑問,擁有天然的流量優勢和雄厚資本的巨頭們集體涌入,使得生鮮電商的競爭變得日益激烈。2015年底,包括特土網、鮮品會在內的生鮮電商死亡名單在網上鬧得沸沸颺颺,他們或關閉、或售賣、或轉型,時刻警示著生鮮電商的後來者,這個市場或許會令他們傾家蕩産。

  目前,生鮮電商經營者們普遍面臨訂單不夠,成本太高,冷鏈配送難等問題,大部分處於虧損狀態。套用一位業內人士的説法,就是“霸主未現,大部分生存艱難”。

  “巨頭現在去做生鮮,去投資生鮮,不排除是為了卡位。對巨頭們來講,一年虧幾個億不算什麼,但是對於一家初創企業來講,如果一年做幾個億虧幾個億,就不是一個特別好的生意了。”崔曉琦在《我暫時不會再碰生鮮電商了》中如是説。

  投資淪為土豪遊戲

  從長遠看,生鮮電商自建成熟的供應鏈能有效攤平和降低冷鏈倉儲和物流成本,掌控上游較難把控的採購環節,更重要的是保證企業在物流配送等環節取得更大的利潤,提高核心競爭力。拿生鮮物流來説,大部分平臺選擇重金上陣,自建冷鏈物流配送體系更多是不得已而為之——我國冷鏈等配套産業遠未跟上生鮮電商發展的步伐。

  然而,這並不是一筆輕鬆的買賣。以生鮮倉儲為例,一位冷鏈建設服務商人士告訴證券時報·蓮花財經記者,由於生鮮電商經營的果蔬、肉禽等産品容易腐爛,不同的産品需要不同的儲溫,這種嚴格的溫度控制體系帶來了非常高昂的建倉成本。

  以百果園為例,百果園董事長余惠勇對外透露,其A輪4億元融資最大頭將花在供應鏈的深耕上。而根據公開資料,中糧我買網、天天果園等平臺相繼投入重金自建冷藏倉儲跟冷鏈宅配物流體系,從投資規模來看,均在1億元上下,是名副其實的重資産運作模式。供應鏈的建設,徹底淪為土豪們才玩得起的“遊戲”。

  更為緊要的是,選擇自建物流的生鮮電商們,在投入巨大的資金建設自有物流後,仍面臨著漫長的成本回收週期。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從目前生鮮電商經營規模來看,成本收回週期最少要5-10年時間”。

  對於一個仍需不斷燒錢的行業來講,能否獲得及時融資,生死往往命懸於此。從全行業來看,根據IT桔子網的數據,目前尚處於運營狀態的190家生鮮電商中,僅有7家拿到了C輪融資,6家拿到了B輪融資,24家拿到了A輪融資,81家狀態不明確,29家尚未獲得融資。剩下的生鮮電商,都被堵在了種子天使輪。生鮮電商經過資本寒冬殺菌後,開始進入深耕期,已是不爭的事實。

  生鮮電商普遍虧損

  作為電商行業的最後一塊肥肉,生鮮電商的火爆程度超乎業界想像。然而,現實跟理想總有差距,盈利問題是生鮮電商面臨的共同課題。即便線下生鮮品類已經做得十分成熟的永輝超市,在2014年,生鮮類目毛利率僅為12.79%。而火爆投資的背後,卻難以掩蓋損穆矢摺二氈榭魎鸕南腫礎

  崔曉琦透露,生鮮電商的産品毛利率20%-30%到頭了,但倉儲運營的成本能佔到1/3,物流成本可能又佔1/3。“目前客單價能有100多塊錢已經算不錯了,但還是太低了。只有把客單價提起來,才能把成本佔比降下來。”而這又違背了生鮮電商的初衷。

  同時,高損耗率是行業面臨的另一個難題,可以説,如果網際網路思維不能降低損耗,那也不過是“然並卵”。目前我國生鮮冷鏈流通率遠低於發達國家,具體為果蔬的5%、肉類的12%和水産品的23%,而發達國家蔬菜和肉禽冷鏈流通率分別高達95%和100%。與此相對的是,我國生鮮腐損率遠遠高於發達國家,果蔬腐損率達25%,肉類腐損率為12%,水産品腐損率亦高至15%。顯然,生鮮屬於高損耗以及保質期有限的品類,一旦週轉率降低就會造成大量的庫存,最終只能被扔掉,並直接影響利潤。

  同樣致命的是,在一個尚未形成行業巨頭、群雄混戰的新領域,通過不斷燒錢大力補貼來培養新用戶,似乎已成行業趨勢。最為典型的水果營行,此前“充1000送300”、“充2000送1000”,甚至還有“充5000送3000”的優惠,顯然已經是在虧本的模式下運作。

  賠本的生鮮電商一抓一大把,賺錢的鳳毛麟角。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國內農産品電商接近4000家,其中僅有1%能夠盈利,7%有鉅額虧損,88%略虧,4%盈虧持平。這意味著,絕大部分生鮮電商都處於虧損狀態中。這是個看起來非常美好的行業,道路仍不清晰,還有一段長長的路要走。(記者 黃豪)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