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

  • 發佈時間:2016-02-19 05:45:1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辦國辦日前印發《關於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作為建設法治政府的一項重要制度,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對於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提升國家治理能力,增強政府公信力執行力,保障人民群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依法治國,重在依法治權。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權力只有公開運作,才能防止被濫用。當前在權力運作和行使方面還存在不少突出問題。例如有的領導幹部權力觀扭曲,搞特殊化;有的把權力變成牟取個人或少數人私利的工具,搞權錢交易;有的權力過分集中,隨意性很大……保證權力正確行使,必須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裏,使權力運作守邊界、有約束、受監督。

  “天下之事,不難於立法,而難於法之必行。”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並持續推進政務公開工作。2014年3月,經過“三下三上”反覆甄別核實並廣泛徵求意見,國務院60個部門正在實施的1235項行政審批事項清單全部向社會公開。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明確指出,加快建設法治政府,要全面推進政務公開。

  應該看到,目前我國的政務公開工作已經取得了積極成效,但與人民群眾的期待和建設法治政府的要求相比,仍有差距。比如,一些政府工作人員對於政務公開的理念認識不到位,制度規範不完善,工作力度不夠強,不善於與群眾和媒體交流、公開實效不理想等。

  全面推進政務公開,要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要依法依規明確政務公開內容、標準、方式,加快制定並公開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以公開促落實,以公開促規範,以公開促服務。廣大黨員幹部要養成在“放大鏡、聚光燈”下行使權力的習慣,杜絕“暗箱操作”、公器私用,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真正用來為人民謀利益。

  全面推進政務公開,要推進決策公開、執行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和結果公開,重點推進財政預算、公共資源配置、重大建設項目批准和實施、社會公益事業建設等領域的政府資訊公開。這些公開內容,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關注關切,覆蓋權力運作全流程、政務服務全過程,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全面推進政務公開,還要創新政務公開方式。當前,網路深刻改變了輿論格局和政府行政環境,在一些熱點事件尤其是負面資訊面前,有的領導幹部動輒採取封堵、躲避質疑、推卸責任等方式,不但使自身工作被動,也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公信力,客觀上給各類網路謠言提供了滋生條件。做好政務公開工作,要堅持改革創新,注重公開實效,讓老百姓看得懂、聽得懂、能監督、好參與。推行“網際網路+政務”,積極探索公眾參與新模式,提高政府公共政策制定、公共管理、公共服務的響應速度。

  按照《意見》設定的工作目標,到2020年政務公開工作要總體邁上新臺階。需要注意的是,全面推進政務公開,涉及面廣,工作難度大,我們既要常抓不懈,也要穩步推進。對經過實踐檢驗確屬比較成熟的做法和經驗,要在總結完善的基礎上及時轉化為規章制度;條件不成熟的,仍需強化基礎工作,避免欲速則不達。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