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微信提現收費可治愛吃“免費午餐”幼稚病

  • 發佈時間:2016-02-18 08:15:2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壓根就沒有什麼“免費午餐”。這種愛佔便宜的“幼稚病”,還真得治一治。在商言商,不該給予過多的感情與道德評判,而要認清規律、維護好自身合法權益。

  大家用慣了的微信軟體,在新年一場場紅包雨後無情地宣佈,3月1日起“零錢”提現將收取手續費。習慣了免費提現的用戶們,紛紛吐槽,感覺自己受了“剝削”,指責微信“忘恩負義”“雁過拔毛”。還有人將怨氣撒到銀行頭上,認為是銀行的“手續費”導致了免費午餐的終結,讓不少銀行從業者感到很委屈。其實,壓根就沒有什麼“免費午餐”,有的只是消費者的錯覺與幻想。這種愛佔便宜的“幼稚病”,還真得治一治。

  任何服務都有成本,銀行的轉賬、微信的運營,都離不開一定的成本,暫時免費只是權宜之計。“免費午餐”的目的只在吸引,不會一直賠本賺吆喝,最終一定要依靠“吸粉”的數量來謀取更大的利潤。比如,朋友圈裏時隱時現的各類廣告,“微商”繳納的各種費用,這些都是所謂“免費午餐”的實質性結果。羊毛不會出在狗身上,只會出在羊身上。消費者失去的不僅是觀看廣告的精力,還有實打實的真金白銀。

  放長線、釣大魚,是不少網際網路企業熱衷的策略,沒什麼奧秘,不值得大驚小怪。要怪,也只怪消費者不成熟、太天真。當初習慣於隨手轉賬、隨手支付、隨手提現,就沒有想到會有一天為了這個“習慣”買單?更何況,對於微信企業來説,把資金沉澱在軟體內部,而非通過轉賬流到其他商家,也是重要的行銷方式、市場手段。再者,選擇在春節這樣一個時間窗口來引發輿論爭議,本身不也是出奇制勝的一招麼?

  所以説,“收錢就不是好事”的觀念實在太陳腐。市場經濟的本性,就在資本追逐利潤。這一近乎瘋狂的追逐,帶給了我們相互競爭的繁榮、技術進步的精妙,同時也有唯利是圖的“勢利”、等價交換的“不爽”。無論如何,在商言商,不該給予過多的感情與道德評判,而要認清規律、維護好自身合法權益。其中,必須認清的是競爭走向壟斷的趨勢。並非説有了市場,就有創新、就有紅利。類似的商業模式,一旦離開充分競爭,便很容易走向一枝獨大,走向攫取超額利潤的歧途,吃虧的還是“拇指族”。

  對於相關網際網路企業,目前的監管還停留在一般層面,比如網路內容的管制等。而對這些憑藉市場優勢、有可能逐步佔據壟斷地位的企業,一方面要根據反壟斷法加強執法檢查,堅決打擊濫用支配地位的行為;另一方面,在定價方面也要精準地分析評判,估算其實際成本與利潤,以相近行業的狀況來判明定價合理區間,對於明顯有悖公平交易原則的收費堅決叫停。市場經濟這門必修課,我們都不能只學一半、只做一半。(井橋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