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雪場如何擺脫“虛假繁榮”?

  • 發佈時間:2016-02-18 01:30:42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銳觀察

  隨著北京攜手張家口成功申辦2022年冬奧會,滑雪在剛剛過去的春節“黃金周”成為國人最時尚的過年方式之一,西至新疆,南至廣東。伴著“北冰南展西擴”步伐的不斷提速,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有近200家雪場分佈在23個省區市。

  雖然越來越多的商人開始憧憬“白雪變白銀”的商業夢想,但這項新興的體育産業正面臨著“外熱內冷”的困境。以坐落在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照金鎮的照金國際滑雪場為例,滑雪場于2014年年底建成,耗資1.5億元人民幣,雖然兩個雪季已接待滑雪者超過兩萬人次,但要收回這筆投資,雪場負責人表示三五年內幾乎沒有可能。

  據了解,國內大部分雪場的客流量都以高於20%的速度增長,但即便是這樣的增速,還是讓許多中小投資者對滑雪産業望而卻步。吉林省長春市廟香山滑雪場負責人王勇説,一台造雪機的成本在15-35萬元,造雪機每天運轉還要用電、用水。隨著雪場電工、水暖工和造雪技工的工資今年同比上漲15%左右,滑雪場的生意現在越來越不好做。

  另一方面,當市場經濟規律作用於滑雪産業,低水準的惡性競爭似乎難以避免。陜西照金文化旅遊投資公司總經理俞孟紅指出:“不少地方雪場規模小,品質差,只能選擇低水準的價格競爭。中小滑雪場推出團購等優惠方案大打價格戰,這相當於飲鴆止渴。”即便在中國的“滑雪聖地”——黑龍江省亞布力,幾年前域內的9家滑雪場也曾因為爭搶生意而“勾心鬥角”。許多滑雪場為招攬生意、打壓競爭對手,“賠本賺吆喝”的買賣屢見不鮮。

  一面是人們看到滑雪市場欣欣向榮、方興未艾,另一面是滑雪場投資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如何消弭兩方的認知差距、讓滑雪産業擺脫“虛假繁榮”?不少業內人士分析稱,提升雪場品質、規範市場環境是當前關鍵所在。

  2014年,黑龍江省成立亞布力管委會,將過去9家滑雪場統一管理,不僅新建10條雪道,還將主要基建場所進行連接,實現“三山聯網、一卡通滑”。9家雪場門票統一上繳,按投入比例分成收入。從去年11月21日至12月31日,亞布力滑雪旅遊度假區累計接待遊客十萬餘人次。其中,三山聯網雪道遊客與去年同期相比提升93%,初級訓練場遊客比去年同期增加161%。

  萬達長白山國際度假區滑雪場負責人介紹稱,雪場目前之所以能處於盈利狀態,主要得益於其面向家庭度假的定位,以及完善的星級酒店、商業、娛樂、水樂園配套設施。

  無論是哪種模式,歸根到底是對市場秩序的整理和規範。從這個角度來説,從無序走向有序,正是中國雪場發展的關鍵。

  (據新華社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