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6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基因編輯真的具有大規模殺傷性?

  • 發佈時間:2016-02-18 01:30:28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基因編輯技術近年來風生水起:在巴西,它被用來生産轉基因蚊子,以對抗猖獗的寨卡病毒;在英國,它將被用於改變人類胚胎的基因,以揭示受精卵發育成健康胚胎的基因之謎。

  很多人擔憂,基因編輯技術的過快發展會讓人類社會陷入倫理難題。不過,估計很少有人料到,它在近日公佈的美國情報界年度全球威脅評估報告中,登上了“大規模殺傷性與擴散性武器”威脅清單。

  “飛躍”的基因編輯令人擔憂

  這份報告稱:“由於這種軍民兩用的技術分佈廣、成本低,而且在加速發展之中,對其蓄意或無意的誤用可能會對國家經濟和國家安全帶來廣泛影響。”

  基因編輯技術包括多種在活細胞內改造DNA的新技術。據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雜誌官網報道,這份體現美國中央情報局、美國國家安全局等美國間諜和情報收集機構“集體智慧”的非保密性報告,並沒有具體“點名”某種技術。但是首先“躺槍”的應該是CRISPR技術。

  CRISPR技術是目前最新也最為通用的基因編輯技術,成本低廉,簡單易用。只需花費60美元就可以購買到CRISPR技術所需的基本材料,網路上甚至有免費獲得這些材料的途徑。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生導師郗喬然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她所在的實驗室就在使用這種技術。“CRISPR技術可以説是生命科學領域的重大突破,之前很多科學家束手無策的事情,現在很短時間內就可以實現了,這也算是一個飛躍。”

  正是這種“飛躍”令很多人感到不安。

  前美國國土安全部副部長、美國蘭德公司高級政策分析師丹尼爾·格斯坦就表示,擔心有人會錯誤地應用這種技術,研發出一些功能強大的病原體。他認為,可能會出現災難性的基因編輯突發事件,因為基因組是生命的根本所在。

  未來的威脅“可能”無法排除

  這不只是美國情報界的顧慮。

  之前也有科學家提出過駭人的猜想:基因編輯技術有沒有可能被用於研發“殺手蚊子”,或者製造可以大面積摧毀主要農作物的瘟疫,甚至研製可以剪斷人體DNA的病毒……

  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場景真的會出現嗎?

  “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的。”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分子生理學實驗室主任劉春明在兩三年前開始使用CRISPR技術。在他看來,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水、電甚至筷子都有可能在某種情況下變身為具有大規模殺傷性的“武器”。

  “基因編輯技術能否用來創造生化武器?我目前還沒有想到非常有效的方式。”劉春明説,“但是這個方式本身應該是存在的。”

  郗喬然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任何技術都要看用在誰的手上,任何技術都有一些潛在的危險性。人們所擔心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成為現實需要多長時間?這誰也不知道。”

  既然一切皆有可能,這份報告對基因編輯技術的擔憂似乎有其合理性。

  “站在國家的立場來看,一種新的技術出現時,它總會想到這種技術不好的一面,可能有什麼負面的影響或者潛在的威脅。”郗喬然説,“所以從國家戰略的角度來講,國家可能會就此作出一些防禦性戰略。”

  目前階段有點“危言聳聽”

  雖然如此,把基因編輯技術列入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威脅清單還是令一些科學家大跌眼鏡。

  短短5年時間內,CRISPR技術在全球的使用版圖迅速鋪開。但郗喬然認為,目前基因編輯技術的使用還是局限于實驗室中。“現在把基因編輯列入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威脅清單,我個人認為就這一技術目前的發展階段來看,有一點點危言聳聽。”她補充説,儘管不排除未來這種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會出現人們所擔心的情況。

  “多少有點危言聳聽。”劉春明也不認同這種做法,“這樣做可以給人們帶來一些警示,但是把它的潛在危害性提高到這個地步,就像把水和筷子當成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一樣。”

  人們的憂慮讓劉春明想起了曾經的負壓實驗室。

  他告訴記者,三四十年前做分子生物學實驗都採用成本高昂的負壓實驗室,只讓空氣進來,不讓空氣出去。原因是人們擔心利用分子生物學技術改造的菌種或載體會擴散到空氣中,對社會、對環境産生嚴重危害。但現在,除非做與人類病毒相關的實驗,大多數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已不再使用負壓實驗室——因為人們所想像的可怕後果並沒有出現。

  “這也是一個正常的過程。”劉春明説,“新技術出現的時候人們總會有很多擔心,常常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人們會冷靜下來,真正知道它是否具有潛在的破壞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