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轉基因是一項革命性技術

  • 發佈時間:2015-10-02 07:30:49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龍成

  轉基因技術是當代高新科技之一,是基因遺傳理論、生物化學理論、原生質體培養技術(有性植物無性繁殖技術)、遺傳工程技術、轉化技術、評價技術等一系列生物理論和技術突破的應用。轉基因技術像航太技術一樣是一項十分複雜且精巧的技術,基因的構建、轉移以及篩選都是非常精準的,目標是可以設計的,風險是可以控制的。

  轉基因技術對安全性的影響是中性的,可以通過人為操作提高受體生物的安全性,也可以降低安全性。對農作物進行轉基因改造,可以保持它已有的安全性,提高生産潛力,造福人類。轉基因技術是奧妙的,利用生化技術原理和遺傳工程技術開發的抗蟲轉基因作物能使特定種類昆蟲死亡,但對人類是無害的。

  為了使轉基因技術為人類利用,世界各國技術部門與管理部門緊密合作,按照安全等級對轉基因生物實施嚴格的安全評價和監管。我國按照農業轉基因生物對人類、動植物、微生物和生態環境的危險程度,將安全性劃分為四個等級,並從受體生物、基因操作、轉基因生物、轉基因産品等五個方面進行嚴謹的安全性技術評價。目前,國際上在農業領域應用的轉基因生物都是安全等級為Ⅰ級,也就是“尚不存在危險”的轉基因生物。嚴格控制的轉基因操作、規範的安全評價和有效的監管保證了農業轉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簡單地説經過安全性管理並經政府批准推廣應用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及其産品是安全的。

  轉基因技術相對於傳統技術,是一項革命性技術,在安全性上存在爭論是可以理解的。這場爭論原先存在於技術上,這對於完善轉基因技術體系和安全評價體系,推動轉基因發展是有利的。但國際上由於國家之間技術發展的差距和對食品安全的關注,這場爭論迅速擴大到貿易、經濟、社會、政治等多個層面。這場爭論已長達十年有餘,但縱觀國際生物科學技術發展史,每一次理論或技術變革都引起了廣泛持久的爭論,但最終不僅被接受,而且推動了科技和社會進步。

  1859年,英國學者達爾文經過多年的研究和觀察,發表了《物種起源》,提出高等生物是由低等生物進化而來,人類的祖先是猿。這一理論第一次否定了生命創造的上帝説,給宗教勢力以沉重打擊,在歐洲掀起軒然大波,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爭論和反對,口誅筆伐達爾文及其追隨者,進行嘲笑、挖苦、批判、人身陷害,達爾文本人在這場爭論中憂憤而死,直到20世紀生物進化論才被認為是19世紀最偉大的三大科學發現之一。1866年,奧地利學者孟德爾通過著名的豌豆試驗,發現了三大遺傳定律,並首次把生物體內的遺傳因子稱為基因,他的遺傳理論直到1900年才被其他科學家確認,而且長期爭論,尤其是與蘇聯米丘林獲得性遺傳理論之間的爭論長達幾十年。我的老師吳仲賢先生曾給我講憶,在“文化大革命”時期,我國一大批孟德爾遺傳學派專家、教授(包括他本人)被當作資本主義走狗進行批鬥、毆打,在大學的講臺上只允許講授米丘林的學説。但最終孟德爾遺傳理論被接受,成為現代遺傳學和生物技術發展的基石。

  轉基因技術爭論,表面上看是食品安全之爭,其最初的原因以及深層次原因是多種利益的衝突,是技術發展先進國家與落後國家科技競爭力之爭,是現代農業與傳統農業發展之爭,是壟斷高科技與傳統技術均益之爭。當今轉基因技術爭論與當年生物進化論和基因遺傳理論之爭何等地相像,不僅有技術(理論)之爭,而且有社會、道德之爭。正常的爭論無可厚非,而且真理也可以越辯越明,但一些反對轉基因者的觀點卻越來越偏離科學的精神。他們不僅在技術上反對,而且將爭論的範圍擴大,甚至使用人身攻擊等方式使勁抹黑新理論及其支援派,什麼“癌症説”、“絕種説”、“禍國説”,把轉基因生物當作生物武器,把轉基因食品當作藥品,把支援者當作西方跨國公司的代言人,這不是科學的態度,也遠遠超出了爭論的性質,不利於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

  轉基因技術自落地的那一天起,就以迅猛的速度發展。《侏羅紀公園》開篇説到,生物技術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革命,將改變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1983年第一例轉基因植物(煙草)問世,1994年轉基因馬鈴薯首次准許商業化種植,2013年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已達1.75億公頃(26.3億畝),62個國家批准了25種植物的種植或進口,最大的種植國美國全年種植了7010萬公頃(超過10億畝)的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甜菜、木瓜等十多種作物,全世界生産的81%的大豆、35%的玉米、30%油菜均為轉基因品種,轉基因食品已無所不在。2000年美國政府三大監管機構(農業部、衛生部食藥局、環保署)認可了轉基因水稻的安全性,2004年美國食藥局認可了轉基因小麥的食品安全性,只是因為對出口貿易的擔心,美國農業部沒有准許其商業化種植。轉基因技術是在爭論中成長起來的,但其發展基礎是在爭論擴大前奠定的,大部分轉基因植物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批准商業化種植的,如果爭論提前幾年,轉基因玉米、大豆等作物恐將受影響,難以商業化種植。

  轉基因技術發展雖然只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但到目前為止國際上還沒有出現一例人類因食用轉基因食品而出現健康安全問題,擔心的“超級雜草”和“超級昆蟲”也沒有出現。一些高毒農藥在我國推廣二十多年,“瘦肉精”使用十多年後,發現有食品安全問題,被禁用。轉基因技術二十多年的歷史雖然不長,但足以説明安全問題。轉基因技術爭論還會持續下去,可能還會更激烈,當年生物進化論和基因遺傳理論在廣泛爭論時,有一批科學家堅持科學真理,不畏社會偏見,不畏個人名譽,進行了艱苦的鬥爭,最終被科學界和社會所接受。轉基因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不會很容易,科學界要勇於擔當,堅持科學精神,社會也要尊重科學,尊重知識。

  近幾年來,世界各國對轉基因技術發展越來越重視,轉基因技術研究越來越成熟,農業轉基因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快,公眾對轉基因食品的可接受性越來越高,轉基因技術發展正在回歸正常,走向理性,呈現出光明的前景。我國作為農業大國,轉基因技術研究強國,發展戰略明確,評價監管體系完備,轉基因技術應在現代農業建設和糧食安全保障中有所作為,我們要堅定不移地推進轉基因技術的産業化進程,成為轉基因技術應用強國。

  轉基因技術終將像生物進化論和基因遺傳理論一樣被社會和公眾接受,造福人類,歷史將會選擇轉基因。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