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小行星探寶不是夢

  • 發佈時間:2016-02-18 01:30:33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日視點

  “開發太空礦業已不再僅是儒勒·凡爾納筆下的科幻篇章,因為人類著陸小行星並取回原料的航太科技在可能性上已得到證明。”這是歐洲航太局前局長雅克·多爾丹本月初在盧森堡政府宣佈將支援太空小行星礦業開發時所言,未來他將為其承擔相關顧問工作。

  上月中旬,美國《連線》月刊網站曾發表《太空採礦可能引發星球大戰》一文,有專家預言,太空採礦或將是下半個世紀最賺錢的行業之一。盧森堡是一個國土面積不大的國家,而現在成為太空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可謂開了歐洲先河。那麼,小行星上都存在什麼寶藏,目前都有哪些國家及公司躍躍欲試要去探囊取物呢?

  有顆小行星價值堪比全球GDP

  如今,地球上的一些金屬原料已稀缺或被過度開採,很多企業不由得將目光瞄向太空深處,以尋找更多的資源。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太局(NASA)探測,在木星和火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帶,數百萬大小不同的岩石(直徑1000千米到幾米不等)形成環繞太陽的一個環,它們是在宇宙初期太陽系形成時留下的殘余。科學家發現有些小行星的體積雖不大,卻蘊含著豐富的金屬資源,比如含純度較高的鐵和鉑等金屬原料。澳大利亞天文學家曾發現一顆完全由鑽石組成的行星,比地球大五倍之多。

  它們的通用名稱是近地小行星,離地球約4千萬公里,其中很多岩石因為相互碰撞離開了行星帶,也有不少飛近地球。從原則上來説,人類很容易登陸這些行星。截至2015年6月,人類已經發現了12745顆直徑為1米至32千米不等的近地小行星,其中約981顆直徑大於1千米的小行星曾靠近過地球,每年有百顆近地小行星靠近地球。

  值得一提的是,據估算小行星241 Germania上存在價值達95.8萬億美元的礦産,幾乎與整個世界的GDP相當。

  太空採礦技術準備好了嗎

  由於小行星上幾乎沒有重力,因此不必使用太重的機器,這也是失重帶來的一大優勢,可以不費吹灰之力運走大塊材料。雖然這些項目需要數十億美元的投資,但是無論如何要比在月球或者火星上採礦便宜得多。

  據外媒報道,目前美國“深空工業”公司和“行星資源”公司已經開始設計太空船系統,以便調查和尋找可能的開發目標。“行星資源”公司正在太空檢查一系列的觀測衛星,以便找到最適合開發的小行星。在登陸它們時,需要建立必要的設施,然後進行礦産開發。

  在技術方案選擇方面,機器設備可採用太陽能供電,將大大減少從地球運往小行星所需燃料;有可能會限制搭載人員數量,因此所有工作人員包括機器人的體重須足夠輕;在開採過程中,所有飛船和設備須緊緊固定在小行星上,以防因失重而飄走迷失于太空。

  有國外媒體報道稱,德國比勒菲爾德大學研究人員製造出一個可以走上樓梯並穿過多石地面的竹節蟲機器人,可在困難地形上自動搜索和運載貨物,將有助探索其他星球。

  NASA已制定未來30年空間發展計劃,將展開對小行星的一系列探索任務,比如捕獲小行星後拖至地月係的某個軌道上,進而開採。該計劃將在2016年進入實施階段,屆時會發射OSIRIS-Rex探測器對龐大的小行星群進行勘查,探測分佈著貴金屬的近地天體,還將在2018年抵達小行星Bennu附近展開探索。日本在這方面也有所行動,計劃對小行星進行礦産勘探。

  盧森堡開歐洲太空採礦先河

  1967年,聯合國制定了《外層空間條約》,禁止任何人將太空領域“據為己有”,獲得了103個國家的批准。不過,開採資源運回地球似乎就另當別論了。

  美國曾嘗到第一口鮮,從月球上帶回了約合382千克的岩石,目前已成其財産。其他國家尚未對此提出異議。2015年美國通過的《商業太空發射競爭法案》稱,公民有權“擁有、運輸、使用和銷售”小行星資源。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報道,盧森堡政府稱,希望能夠成為歐洲太空礦業公司的商業基地,為太空小行星礦業開發提供研發支援,並且可能直接向一些公司投資,開採小行星上的黃金、白金和鎢等,還將制定法律框架,從而為相關業務提供保障。

  盧森堡能夠出此豪言,是因為其擁有完善的衛星産業:衛星運營商SES環球衛星公司和Intelsat商業通訊衛星公司做堅實後盾。這意味著,它將成為歐洲第一個擁有所謂“近地天體”採礦權的國家。

  未來5至10年內,我們或將看到小行星採礦服務業的興起,可能有數以千計的小行星會被列為開採目標,下半個世紀太空採礦將成為最賺錢行業之一。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