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用焦裕祿精神決戰貧困

  • 發佈時間:2016-02-15 07:30:48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范亞旭本報記者張培奇

  50年前,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讓我們知道了蘭考,留在記憶中的蘭考黃沙漫漫、鹽鹼覆蓋大地。50年後,昔日讓焦裕祿牽掛的土地已被一片片良田替代,貧困落後的面貌煥發新顏,原來窮得叮噹響的人們開始脫貧奔小康。“日子好過了,生活幸福了,政府沒有忘記我們窮人。”近日,蘭考縣南彰鎮的貧困戶宋凱光説。

  在過去50年裏,蘭考一直頂著“國家級貧困縣”帽子,經濟發展水準也在河南省排名中長期倒數。為實現脫貧奔小康的目標,自2014年起,蘭考縣以政府為主導,把區域整體發展與扶貧到村到戶相結合,蘭考開始行動並保證2016年在全省率先脫貧。

  時隔50年,焦裕祿精神依然在鼓舞著蘭考幹部群眾。當年戰風沙、抗鹽鹼的勁頭因扶貧開發又一次在蘭考大地上戰鼓擂響:幹部進村精準對接扶貧,把企業引進來、開到村,打造産業富民,齊心協力解決貧困戶發展最現實的問題。“去年,全縣脫貧人口4.7萬人,加上2014年脫貧2.5萬人,累計脫貧7.2萬人,完成總目標的91%,剩餘7400多貧困人口,今年將徹底甩掉貧困帽子,到2020年蘭考將與全國同步實現小康。”蘭考縣委書記王新軍説。

  貧困村來了駐村扶貧“精英隊”

  ——聚焦“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的核心問題,重在提高脫貧攻堅成效,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

  為實現扶貧精準化、管理精細化,從2014年起,蘭考縣逐步建立了脫貧工作印證機制,加大縣直和鄉鎮幹部扶貧力度,實行縣級領導分包鄉鎮,科級幹部當隊長、科級後備幹部當隊員的駐村幫扶機制。從縣鄉兩級選派345名優秀幹部,調整充實115個駐村扶貧工作隊,派駐到全縣115個貧困村,實現對全縣貧困村的全覆蓋。

  蘭考縣委辦公室張升奇是選派駐村的345名幹部之一。2015年1月初他來到了位於河南、山東交界的南彰鎮宋莊村,成為這兒的扶貧工作隊隊長、駐村第一書記。

  過去宋莊村由於交通閉塞、思想落後,是蘭考縣出了名的貧困村。張升奇駐村後,通過走訪調查,很快摸清了村內社情民意。“宋莊村下轄宋莊、魯寺、胡橋三個自然村,2013年村中原有貧困戶213戶、621人,2014年脫貧47戶、168人,2015年通過産業支援、定點幫扶等方式讓160戶、438人脫貧,對每個貧困戶我們都制定有針對性的扶貧規劃。”村子裏脫貧的情況張升奇瞭如指掌。

  2014年,村民胡登雲因母親生病,原本不富裕的家庭又一次陷入貧困。張升奇了解情況後,發現他家有養牛的經驗,就找到胡登雲,希望他重新把養殖搞起來發家致富。“錢從哪來,一頭牛犢都五六千元,想養也沒錢投入。”胡登雲説出了最現實的問題。知道他的難處後,張升奇在各方協調下,為其從銀行低息貸款16萬元,支援他發展養牛。“真是縣裏派來給我們貧困戶引路發家的好書記,有了資金,一年凈掙四五萬元一點問題都沒有。”胡登雲收到貸款後,才相信貧困戶也能從銀行貸出款的事實。

  在蘭考農村,許多村民反映,自從扶貧工作隊來後,路通了,出行運輸方便了,村莊整潔了,學到了致富技術,打工也有地兒去了,奔小康更有希望了……宋莊村民蘇來師説,上面派來的扶貧“精英隊”真中,讓村裏改掉許多“歪風邪氣”,僅紅白事禁止大操大辦每件就能省1萬多元。

  在蘭考,駐村工作隊進村後還積極配合村“兩委”建立完善《建檔立卡資訊管理系統》、《扶貧手冊》等,對全縣貧困人口進行再識別,做到“戶有卡、村有冊、鄉鎮有薄、縣有平臺”。對識別出來的貧困戶分類細化致貧原因,扶貧做到“不落一村、不漏一戶、不少一人”,為貧困戶量身制定幫扶措施。

  在城關鄉何集村,駐村扶貧工作隊長李青利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認定了村裏有29戶貧困戶。“我們用縣裏分配到村的10萬元到戶增收資金,幫扶這29戶加入村裏的種養合作社,扶持11戶種油桃、14戶種梨、4戶養肉鴨,在合作社帶動下,80多名貧困群眾在此幹活掙錢,去年每戶還分到3000多元的紅利。”李青介紹。

  蘭考縣扶貧辦主任黃海龍説,這種“隊員當代表,單位是後盾,一把手負總責,不脫貧、不脫鉤”的駐村幫扶工作制度,能夠實現駐村幫扶長期化、制度化、規範化。扶貧幹部沉下去,才敢於擔當;真正實幹了,扶貧開發才精準。正是這樣,蘭考扶貧工作才在短期內實現跨越發展。

  産業支撐讓貧困戶走上致富路

  ——蘭考縣扶貧的棘手之事是提高扶貧項目資金使用效率,讓項目快確定、資金快撥付、效益快發揮、群眾快受益

  扶貧過程中,扶貧開發項目往往能夠起到一定作用。蘭考縣主管扶貧工作的副縣長楊志海介紹,他們及時確立了“資金跟著項目走,項目跟著貧困戶需求走,貧困戶跟著致富帶頭人和龍頭企業走”的總體思路,堅持政府、市場、農戶、科技、金融“五輪”驅動,大力引進、培育、壯大扶貧産業。

  在儀封鄉毛古村,五農好食品有限公司新廠工地上正熱火朝天施工。作為蘭考一家以農副産品種植、研發、生産加工為主導産業的公司,五農好食品從這裡走向國內外。“等到完工後能為村裏提供200多個工作崗位,公司下屬的合作社能帶動3000多農戶發展辣椒、葵花籽、小雜糧等種植,面積能達2-3萬畝,畝均收3000元以上。”五農好公司董事長李俊立説。

  毛古村貧困戶岳明玉在五農好公司負責廠區內花卉苗木種植管理工作。今年65歲的老岳,原本在家閒著靠領貧困補助和女兒資助過活,有了這份工作後他喜上眉梢。“在這兒工作不累,一天8個小時能掙60塊錢,我和老伴的基本生活就有保證了。”

  楊志海介紹,目前,蘭考還發放到戶增收資金1049.6萬元,帶動2230戶貧困戶發展科學可持續的種養産業,帶動貧困戶數比往年翻倍還要多;全縣肉鴨養殖基礎設施配套資金600萬元下撥到鄉鎮,使10個鄉鎮的20個肉鴨養殖小區的基礎設施及時配套,至少提前20天投産。

  在蘭考縣,禾豐牧業通過採取“公司+農戶”模式計劃聯合村民建1000座鴨棚,發展富民産業。“每座鴨棚8萬元投資中,財政補助2萬元,銀行貸款5萬元,貧困戶僅出資1萬元。每棚養鴨5000隻,全年5-6茬,年收益5-6萬元,全部建好能使1000個貧困戶約4000人穩定脫貧。”禾豐牧業總經理溫春雨介紹,目前已建成鴨棚560座,直接帶動2600人增收脫貧。

  産業扶貧的過程中,蘭考縣還鼓勵發展投資小、風險小、效益高的小雜果種植業,目前全縣種植面積達到3萬畝;同時,引進了樂農集團、包公食品、大宋農業等發展養殖業、種植業,帶動全縣發展農業産業化經營組織1527個,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萬多人。各類扶貧産業的發展壯大,為蘭考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注入了有源之水。

  金融扶貧激發創業者幹勁

  ——發揮金融扶貧的作用,將財政與金融資金有機結合,讓有限的財政扶貧資金,發揮更大的作用

  無論是提高公共服務水準,還是發展致富産業,沒有錢是不行的。楊志海介紹,蘭考探索了“三位一體”金融扶貧模式,即財政拿出1000萬元扶貧資金作為風險補償金存入銀行,銀行按10倍放大,給企業貸款,支援企業發展,企業拿出貸款額的10%作為扶貧基金,交鄉鎮政府用於扶持貧困戶。

  “正是在‘三位一體’金融扶貧模式的鼎力支援下五農好才能逐漸發展壯大,新廠才能順利選址,並擴建97畝有機綠色農副産品深加工基地。”李俊立高興地説。

  “為支援蘭考脫貧事業,我們積極為符合扶貧貼息條件的貧困戶進行貸款,截至去年底,已經發放扶貧貼息貸款609萬元,支援118個貧困戶創業致富。”郵政銀行蘭考分行副行長張昂昂説。

  在爪營鄉栗西村,記者見到貧困戶岳朝禮,他在郵儲銀行支援下發展養雞和養豬,如今已經形成一定規模。“去年從郵政得到扶貧貼息貸款10萬元,養了4000多只蛋雞和30多頭生豬,正好遇到了好行情,穩穩地賺了一筆。”言語間岳朝禮抑制不住內心的高興。

  農行蘭考分行副行長牛貫坤介紹,截至目前,農銀已為92戶小微企業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放貸款43筆,金額3310萬元,緩解了小微企業“貸款難、擔保難”問題。這些企業直接吸納520名貧困人口就業,自願捐贈扶貧基金331萬元,精準幫扶貧困人數達1000余人。

  2016年起,蘭考縣還出臺了新的扶貧政策。蘭考縣縣長蔡松濤介紹,其一加大産業扶持力度:財政出資1145萬元,按每個貧困村5萬元,非貧困村2萬元的額度實施到戶增收項目,支援貧困戶繼續發展産業;其二創建示範園、創業園:財政出資1000萬元支援晚桃、晚葡萄、晚梨為主的示範園、創業園,100畝以上能帶動脫貧戶就業、入股、分紅的園區,每畝補助1000元;其三為整縣扶貧上“保險”:政府投入千萬元保費資金,撬動40多億元保險保障金,為全縣所有貧困人口提供包括生産、生活在內的風險保障等。

  “目前,全縣還有7400多名貧困群眾無法通過幫扶來解決脫貧問題,縣委縣政府決定採取政策兜底的措施,通過民政救濟的手段,幫助這些貧困戶實現脫貧。兜好鰥寡孤獨、老弱病殘等特困群眾的民生底線,做到脫貧‘不漏一戶、不少一人’,今年讓全縣扶貧對象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4500元以上,讓全縣百姓的日子早日都過好。”王新軍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