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80後小夫妻曬春節帳單問:春節是啥?答:消費

  • 發佈時間:2016-02-15 07:29:36  來源:長春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長春晚報記者 谷迪

  春節假期轉眼而逝,“新鮮出爐”的春節帳單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往返路費、給父母的紅包、給小孩兒的壓歲錢、各種關係送禮支出……80後的小琪無奈地説:“春節是啥?一個字:累;兩個字:消費。簡單來説,春節就是‘春劫’,沒有萬元難過年啊。”

  六天花出三個月工資

  小琪,80後,在某私企上班,今年春節是她和老公結婚後的第一個春節。“原計劃花5000元,可仔細一算,花了一萬多元,3個月工資就這麼沒了,這是過年還是‘過錢’啊?”小琪説,今年春節她給雙方父母紅包4000元、給小孩子壓歲錢1000元、年貨禮品2000元至3000元、回家路費300元左右、同學聚會500元至1000元,花費近萬元。

  小琪告訴記者,她老公是外地人,在婆婆家過的春節,初三回到長春,給自己父母紅包、參加同學聚會,加上走親戚,6天假期是在奔波和開銷中度過的。“這我還沒有仔細算呢,還有一些零散的花銷都沒算,去親戚家買東西,給弟弟妹妹的壓歲錢,同學聚會只是大概的開銷,還有找代駕等。”小琪説。

  記者採訪多對已婚的小夫妻,均表示過年花費近萬元。“像我們85後的人,還有爺爺奶奶,作為晚輩並且已經結婚了,孝敬長輩差不多就得6000元左右,加上走親戚、聚會、人情開銷,我和老公每年基本上都得兩萬元左右。”小嬌説。

  紅包是消費“大頭”

  對於春節期間的經濟帳單,有人戲稱:春節過不起,辛辛苦苦攢一年,春節一過回到解放前。近年來,回家過年的費用不斷增加,壓歲錢更是“水漲船高”。在春節這筆經濟賬中,記者發現,開銷最大的就是紅包。

  70後的王女士告訴記者,對於她來説,春節最大的花費就是孝敬老人和給孩子紅包。“比如我,我有4位老人,兩個外甥,3個外甥女,還有兩個侄子,這麼一算就10多個紅包,大概花了8000元。”王女士説,自己這個年齡正好是上有老下有小,孝敬父母是頭等大事,希望回到老家在父母面前有所表現,買點兒禮品,包個大紅包,加上置辦年貨,走親戚串門,一個年下來也得花近兩萬元。

  “而且隨著經濟水準的提高,人們兜裏有錢了,現在紅包自然也‘水漲船高’,有些時候去走親戚串門實在不知道買什麼就直接給個紅包,這樣一算這家500元,那家1000元的,可不是個小數目。”王女士説。

  單身族花費沒已婚族大

  要是在平時,已婚人士的花銷相對會比光棍們少一點兒,但一到春節,情況卻完全相反。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單身族的開銷僅幾千元,有的大齡單身青年還能“賺”到錢。

  過了年30歲還單身的小衣在某銀行工作 ,他告訴記者,自己今年過年僅花了3000元左右,大部分都是跟同學、朋友聚會,而且過年回家還收到了壓歲錢。

  “今年過年本打算給長輩和弟弟妹妹們紅包,但沒想到的是,不但長輩們都沒要,反而還給了我壓歲錢。”小衣説,自己平時工作忙,不怎麼回家,每年只有過年的時候能見到一些親戚,年貨早就在網上置辦完寄回了家裏,想著等回家給老人包個大紅包,但誰都沒要。“我大部分錢都花在跟同學、朋友聚會上了,加上來回路費,給家裏買東西,總共也就花了3000元左右。”小衣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