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保與高齡津貼帶來福音
- 發佈時間:2016-02-15 01:00:26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我國正進入一個加速老齡化的階段。
數據顯示,到2020年,中國老年人口將達到2.48億,老齡化水準將達到17%;預計到2050年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屆時中國老年人口達到4.37億,佔總人口30%以上,每三四個人中就有一個老年人。
養老問題已經成為一個嚴峻挑戰。尤其在農村,由於大部分中青年進入城市,老齡化程度及老年貧困的程度更是日益嚴重。還好,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和高齡津(補)貼制,讓“老有所依,老有所養”找到了依靠。
“雖然不多,但有比沒有強。”説起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陜西渭南籍老人趙奶奶如是説。她今年73歲,兒子20年前在長沙安了家,老家就剩下她和老伴唐爺爺。唐爺爺早年是供銷社工人,退休後每個月有1000多元退休金,勉強夠平時花銷。“看病有合作醫療,我每個月領的100多塊錢夠買菜。”趙奶奶看起來很樂觀。
根據國務院2009年印發的文件,新農保養老金待遇實行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籌資模式,養老金支付由個人賬戶養老金和政府承擔的基礎養老金兩部分組成,月領取額=(年上繳總額+30(最低))*上繳年限/139+基礎養老金。2014年,新農保和城居保(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宣佈並軌,統稱全國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個人繳費合併為12個檔次。2015年,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首次由55元上調至70元。
值得一提的是,陜西省早在2011年就已經先行先試合併新農保城居保,平均參保率達到99.8%。目前,各市縣基礎養老金最低75元,最高145元。不可否認的是,新農保作為一項利民惠民的重大工程,為農民尤其是1億多老年農民帶來的福音前所未有。
與已經領到錢的老人的拍手稱讚不同,還沒領錢的人對新農保有些糾結。“不參保的話,怕老了以後一點收入也沒有。”陜西渭南市臨渭區王大娘今年53歲,在飯店務工,4年前家人幫她入了新農保。政府倡議多繳多得,前幾年她也相應號召每年按1500元繳,但今年她相當猶豫,和家人商量後,最後只按最低要求繳納了100元。“還有七八年,到時候能領多少錢不好説。”
渭南市下屬縣城一個村胡村委會領導告訴記者,99%的村民都是按最低標準100元/年繳納。究其原因,業內人士認為,一是受老農保影響,農民對能否真正領到養老金有所懷疑;二是新農保本身是惠農政策,不具備法律強制力;三是基層政府尤其是經濟欠發達地區財政收入不高,補助部分難以落實;四是縣級統籌層次低,管理水準較落後,且缺乏相關監督,容易造成“空賬”等資金管理不規範問題。
高齡津(補)貼制度在老年人群體中也是有口皆碑。家住陜西省咸陽市的吳姓老人今年91歲,過去一年,除了新農保,他每個月領到的高齡津貼從之前每個月100元漲到了200元。“高齡津貼與新農保不衝突,是給我們這些‘壽星老’的雙重福利。”
根據公開數據,目前全國19個省份建立了80周歲以上高齡老人津貼制度,23個省份建立了生活困難老人養老服務補貼制度,4個省份建立了失能老人護理補貼制度。
陜西這方面走在全國前列。陜西省規定,凡具有陜西省戶籍,年滿70周歲以上老年人,依據本人申請,均可享受高齡補貼,補貼根據年齡從50元至300元不等。
“當老人有所積蓄,或子女家境較好時,津貼邊際效益不大。若老人本身經濟貧困,津貼恐怕就成為其維生之必要補充。”業內人士建議,現階段應側重於對低養老金待遇的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所覆蓋的高齡老年人口,實行專屬的高齡補貼政策,建議將高齡津貼等待遇納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儘快出臺全國統一的高齡津貼政策及探索建立老年護理保險制度、養老服務體系等。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