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指尖書香很奇妙

  • 發佈時間:2016-02-05 05:48:4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日前發佈的《全球數字閱讀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居民的電子書閱讀總量已超14億冊。同時,第十二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2014年國民每人平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56本,電子書閱讀量為3.22本。

  消費者在購買什麼樣的電子書?付費數字閱讀和傳統的紙質書購買體現出哪些差異?大數據可以回答這些問題。亞馬遜中國上周發佈的《2015年度電子書閱讀行為報告》顯示,從過去3年付費電子書的銷量來看,無論是銷售總量還是讀者每人平均銷量,都取得顯著增長。

  亞馬遜全球副總裁張文翊認為:“中國是亞馬遜全球在電子書付費閱讀方面增長最快的國家。目前,電子書選品種類有12倍增長,月活躍付費用戶有37倍增長。平均每月至少閱讀一本書的Kindle用戶佔72%,每年閱讀超過24本的Kindle用戶佔50%。”

  和免費電子書閱讀相比,付費對讀書完成率的提高有顯著正向影響。統計數據顯示,消費者付費額度越高,完成率也越高。在電子書平均閱讀完成率前一百名的城市中,中文付費電子書完成率為中文免費電子書完成率的3倍,進口圖書類別中這一差距則進一步擴大。不過,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城市的付費電子書完成率卻顯著低於二三線城市。從閱讀完成率上看,武漢市的平均完成率榮登冠軍,南昌市的進口電子書閱讀完成率甚至高達97%,而一線城市無一進前十。Kindle市場總監于洪表示,這可能是由於二三線城市生活節奏相對更為閒適,消費者有更多時間實現“沉浸式閱讀”。

  張文翊表示,2015年還有一個重要現象是不少作品“紙電”同步發行且銷量均等。“以《乖,摸摸頭》這本書為例,其電子書排名第五位,紙書排名第七位,出版社願意‘自轉碼’電子書的比例已經從最初的20%增長到80%。”張文翊介紹,目前和亞馬遜中國合作的出版社已有580多家。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傳統出版社高層告訴記者,目前在電子書發行方面,電子書平臺方面處於絕對強勢,而傳統出版社除了提供版權等獲得回報外,對包括購買消費者數據等獲得十分有限。“因此‘紙電’同步發行,更多集中在流行文學領域。”

  從廣義來看,付費閱讀包括購買紙質書電子版和付費網路小説閱讀兩個部分。從2012年開始,國內的電子書閱讀平臺紛紛崛起,包括小米主導的“多看”,騰訊閱文集團支撐的QQ閱讀,以及豆瓣閱讀和京東、噹噹的電子書應用。和亞馬遜Kindle一樣,它們都在嘗試付費電子書發行。目前來看,如何進一步調動傳統出版社的積極性,讓更多品類的圖書能實現“紙電”同步發行,將是決定電子書未來發展的關鍵。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