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海外佈局多元化趨勢漸顯 並購完成率逾九成
- 發佈時間:2015-09-17 07:10:22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李春暉
9月16日,工銀租賃與中國商飛、泰國都市航空簽署了10架C919和10架ARJ21飛機採購租賃合作諒解備忘錄,成為國産大飛機以租賃形式“走出去”的第一單,凸顯金融租賃在“一帶一路”戰略下的新機遇。新華社記者 潘旭 攝
商務部16日發佈最新對外投資數據顯示,8月我國對外投資告別兩個月短暫下降重回正增長軌道,今年前八個月,我國對外投資累計4734.3億元,同比增長18.2%。預計全年對外投資增速有望超過10%。
在總量保持穩定快速增長的同時,我國企業對外投資也呈現出越來越明顯的結構性變化:能源行業投資進入觀望期,科技、資訊、金融、旅遊及新興行業多元化投資成為亮點,投資的主要目的地已經從發展中國家轉向歐美等發達國家。與此同時,海外並購的完成率已經超過九成,實現了質的飛躍。專家稱,下一步,金融支援的重要性將尤為凸顯,建議金融機構提速國際化為中國企業“走出去”鋪路。
數據 前八月對外投資同比增18.2%
據商務部統計,今年1至8月,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50個國家/地區的4862家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實現對外投資4734.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2%。
從投向區域來看,前八個月,我國對外直接投資上億美元的國家/地區有42個,其中10億美元以上8個,分別為中國香港、開曼群島、美國、新加坡、英屬維爾京群島、荷蘭、哈薩克和澳大利亞。我國企業共對一帶一路沿線的48個國家進行了直接投資,投資額合計107.3億美元,同比增長48.2%,投資主要流向新加坡、哈薩克、寮國、印尼、俄羅斯、泰國等。
據商務部統計,截至8月底,我國累計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5.05萬億元人民幣(折合8220億美元)。
值得關注的是,8月當月對外直接投資扭轉了6、7兩個月連續負增長的態勢,同比增長7%,達到135億美元。其中股權和債務工具投資121億美元,同比增長8.8%,佔89.6%;收益再投資14億美元,同比下降6.7%,佔10.4%。
“總體上看,今年以來,我們對外投資的增速、對外投資發展的趨勢都跟預計的情況差不多,對外投資發展勢頭還是非常好。”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説。商務部此前曾預計稱,今年對外投資有望超額完成年初定下的10%的增長目標。
安永中國海外投資業務部全球主管合夥人周昭媚日前表示,“中國企業繼續邁向世界,併為全球市場帶來強大的能量。雖然短期可能面對貨幣政策調整,然而隨著政策紅利的不斷釋放,我們相信更多的中國企業將持續推動海外投資新浪潮。”安永估計未來5年,中國對外投資都將會保持10%以上的增長,預計在10%到15%的區間。
趨勢 投資目的地與行業日趨多元化
周昭媚介紹説,從安永的統計來看,近些年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目的地和行業佈局已經發生很大的變化。和人們以往印象裏中國公司“走出去”都是投向發展中國家尤其是非洲不同,“現在很大的投資都是對發達國家的投資,包括北美和歐洲地區,第二大市場是中東和亞洲。”
而從行業來看,2010年中國企業海外並購超過三分之二發生在能源類,但是在2014年卻看到了完全不同的佈局,能源類明顯減少,而行業分佈已經日趨多元化,包括科技、媒體、電信、消費類等都是非常火熱的行業。以“一帶一路”為例,雖然基建、能源、電力這些是拉動投資的龍頭行業,但是,包括資訊技術、新材料和高端製造在內的新興行業,以及文化旅遊、金融行業都將迎來投資熱潮。
除了海外並購的規模以外,衡量海外並購是否成熟的另一個標準則是海外並購完成率,而這一指標往往被忽視。
金融數據提供商dealogic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的海外並購交易完成情況日益改善。2004年至2011年,中國海外並購的年度完成率在頭一年上漲之後便會在次年下降。整體而言,中國的並購完成率低於世界平均水準,中國為78%,世界平均完成率為82%。不過,在2012年之後,中國的海外並購完成率超越全球平均水準。目前的交易完成率已經達到96%的水準。
從分行業數據來看,中國在三分之二行業中的收購完成率超過全球平均水準。在採礦業或建築業等整體極具挑戰性的行業,全球平均交易完成率分別僅為55%和72%,中國的並購完成率高於全球平均水準,分別為65%和89%。
並購成功率逐步提高的一個主要原因在於並購行業的多元化。dealogic全球資本市場分析董事霍爾凡分析稱,儘管中國在一些市場的並購完成率非常低,如美國的石油和天然氣行業、澳大利亞的化工業和英國的金融業,但在其試圖開拓更廣市場的行業,仍然獲得了巨大成功。“就增長和成功率而言,中國已經越過了一個拐點。”
機遇 金融機構國際化為企業“走出去”鋪路
在企業對外投資過程中,獲得配套的金融支援至關重要。安永最新發佈的報告指出,一方面,企業進行海外投資,特別是基建等大規模投資需要大量資金支援,融資困難、渠道單一等問題往往成為企業“走出去”的瓶頸;另一方面,隨著企業對外投資日益成熟,對金融的需求也從存貸款、結算等傳統服務拓展到投行仲介、風險控制、財務管理等各個領域。金融機構不但要為企業架設起通往世界的資金橋梁,也需擔當起為企業開拓海外市場、實現高效資本運作引路護航的重任。
隨著中國即將從資本凈輸入國變成凈輸出國,對外直接投資步入黃金期,企業對金融服務的需求與日俱增。特別是隨著“一帶一路”等戰略逐步落實,國際産能和裝備合作步伐加快,對融資等服務需求高的大型項目等加快出海,金融支援的重要性尤為凸顯。
不過,與其他實體行業“走出去”相比,我國金融機構“走出去”的速度稍顯緩慢,不過最近兩年,金融機構國際化的進程也在提速。
以銀行業為例,目前國內的商業銀行紛紛通過自設和並購兩種方式來進行海外佈局。中國銀行主要通過自設分支機構的方式來進行海外佈局。截至6月末,其擁有的海外機構達635家,覆蓋42個國家和地區。而一些其他大行,則在自設網點之外,也通過並購的方式來達到快速國際化的目的。交行日前對外宣佈,將收購巴西BBM銀行80%的股權,這也是交行首次進行海外並購。
不過,儘管如此,中國的金融機構在國際化程度上與不少國際機構仍存在不小差距。中國銀行行長陳四清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國銀行業的境外和跨境業務的多元化服務能力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間。
借助著這輪“一帶一路”國家大戰略的東風,不少金融機構已經加快了相關境外業務的佈局,為相關企業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