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近四成上市煤企預計2015年首度虧損 重組轉型仍需加碼

  • 發佈時間:2016-02-04 07:14:03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5年煤炭行業很不樂觀。Wind統計顯示,目前申萬煤炭開採板塊39家上市公司中已有35家公司發佈了業績預告,有29家預計凈利潤同比下降,佔比達82.6%,其中13家預計將出現首虧,佔比近四成。分析人士認為,2016年將是煤炭行業更加困難的一年,雖然煤炭行業産能淘汰、兼併重組正在進行中,但尚難以衝抵行業趨勢性下滑的負面影響。

  煤企深陷虧損重災區

  2015年,煤價從年初跌到年末。數據顯示,環渤海動力煤指數由2015年初的525元/噸下降至2015年底的375元/噸,降幅達28.6%。2015年全國煤炭産量為36.8億噸,高於國家能源局核定的合法産能34億噸/年。業內人士指出,除違規項目生産外,部分煤礦違法超産是主因。産能嚴重過剩,加上進口煤衝擊,直接導致煤價出現斷崖式下跌。

  據煤炭工業協會統計,2015年前11個月,90家大型煤炭央企利潤合計51.3億元,同比下降9.7%。神華集團、山東能源集團等個別企業2015年雖有利潤,但這些大型國有煤炭企業的利潤大部分來自非煤板塊。

  在申萬煤炭開採板塊已披露2015年業績預告的35家上市公司中,29家預計凈利潤同比下降,佔比逾八成。其中,預計首虧的上市公司就有13家,佔比近四成。

  恒源煤電1月30日晚發佈業績預首虧公告,預計2015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5億元至-14.5億元,同比減少8568.96%至9211.11%;山西焦化1月27日晚發佈業績預首虧公告,預計2015年度虧損8.2億元至8.4億元,同比盈轉虧;陜西煤業近日也發佈業績預首虧公告,預計2015年度凈利潤為-27億至-33億元,位列滬深兩市預虧榜之首。

  談及虧損原因,幾乎所有上市煤企在其公告中都提到了産業結構調整、行業産能過剩的問題。針對煤炭行業眼下的普虧局面,上市煤企也紛紛靠賣資産和轉型來試圖扭轉局面,去産能化正在進行中。

  為改變業績虧損,陜西煤業正試圖剝離低效資産。去年11月,陜西煤業曾公告稱,擬轉讓其所屬蒲白礦業持有的白水煤礦100%股權、銅川礦業持有的徐家溝煤礦100%股權、鴨口煤礦100%股權及擁有的王石凹相關資産和負債、澄合礦業擁有的王斜礦相關資産和負債,共計五家煤礦。

  另有不少煤炭企業正在謀求業務轉型。永泰能源就是通過發展電力業務來實現業績增長的上市煤企之一。在申萬煤炭開採板塊中,永泰能源是屈指可數的年度業績預增公司之一,公司預計2015年度凈利潤約6億元,同比增50%。公司表示,這主要得益於永泰能源收購的華興電力自2015年5月起納入合併報表範圍,電力業務已成其主要利潤增長點。

  一位煤炭從業人員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在煤炭行業處於景氣低谷的大環境下,上市煤企除了剝離虧損資産來壓縮成本外,延伸産業鏈增強核心競爭力,才是根本出路。

  兼併重組大潮尚未到來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在2016年全國煤炭交易會上強調指出,“十三五”期間,中國將加速關閉和重組劣質煤礦,嚴控總産能。他介紹,當前産能在30萬噸以下的煤礦總産能共計5.7億噸/年,産能在9萬噸以下的煤礦總産能共計3.1億噸/年,未來幾年仍有大量小煤礦需要淘汰或重組。

  高盛報告認為,煤炭行業産能淘汰、兼併重組正在進行中,但遠不能抵消行業下滑的大勢,重組轉型措施仍需加碼。安迅思煤炭行業分析師鄧舜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煤炭業去産能現在是“雷聲大、雨點小”,暫時沒有看到一些實質性的舉措。

  鄧舜進一步分析指出,現在煤炭行業去産能已經上升到國家高度,專項資金來源已落實,政策也直接指向了核心難點——人員安置問題。不過,從政策出臺到資金落實,再到礦井轉入關閉程式等,一系列流程都需要時間。眼下煤炭行業沒有賺錢效應,且回暖時間遙遙無期,資本不願在這個時間點投資或收購煤炭資産,兼併重組的大潮尚未來臨。

  國海證券最新研究報告認為,專項資金對礦井關閉的推動效果在2016年將有所顯現,但推動礦井大面積的關停效果在2017年後才會出現。預計屆時隨著政策大範圍落實,煤礦關閉數量會成倍增加至約3.5億噸,産能過剩將縮小至2億噸,煤價將因此止跌企穩,部分地區龍頭企業將迎來産量上升、利潤企穩的局面,其中,優質焦煤或無煙煤企業利潤向上拐頭將早于過剩嚴重的動力煤企。

  “我們預計2018年行業有望出現盈利拐點,煤炭供需將達到平衡。一方面,2016年至2017年是國內去産能的重要時間段,到2018年礦井關閉數量將達到一個頂峰,剩下的就是一些優質煤企;另一方面,我們認為中國的經濟週期可能從2018年企穩回升。”鄧舜稱。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創新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在煤炭行業去産能的同時,政府相關部門還應刺激需求。“去産能是個漫長過程。一方面,通過在供給側做減法,減少無效供給,從而釋放過剩産能和僵屍企業佔據的市場空間和資源,是去産能的直接方式;另一方面,需要在需求側做加法,如果沒有供給側和需求側的相互配合,一旦需求進一步下滑,供需缺口將長期難以平衡,價格便難以維持,企業財務將繼續惡化,去産能也就更加困難。”(記者 劉楊)

重組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雪 萊 特 5.58 10.06%
2 藍英裝備 10.95 10.05%
3 西部黃金 21.48 9.98%
4 中航沈飛 37.41 8.50%
5 越秀金控 10.83 6.38%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和科達 19.24 -4.71%
2 領益智造 7.21 -4.50%
3 韻達股份 47.84 -4.32%
4 中環裝備 14.12 -3.81%
5 富控互動 10.10 -2.98%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