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成都充分發揮派駐機構監督“前哨”作用

  • 發佈時間:2016-02-04 02:20:59  來源:成都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去年國慶,四川省成都市紀委派駐市林業和園林管理局紀檢組對局屬兩個單位進行了一次暗訪,檢查局屬單位的節日值班情況和公車管理情況;近日,紀檢組又會同機關紀委對局屬單位進行了黨風廉政建設督促檢查,重點了解“兩個責任”的落實情況。這種不打招呼的突擊檢查,是該市派駐紀檢機構履行監督職能的具體體現之一。

  按照“哪有黨組織,哪就有紀檢監督”的要求,早在2013年上半年,成都市就開始啟動派駐機構改革,將監督觸角延伸至市級黨委部門和所有市級部門(單位)。按照中央、省委關於紀檢體制改革有關精神,該市明確“全面覆蓋、一線監督、統管統用”的工作方向,對派駐機構管理體制進行再深化再改革,有效發揮了“派”的權威和“駐”的優勢,通過推行“點塊面”相結合的“三位一體”派駐管理新模式,實現了派駐機構全覆蓋。

  調整機構 靠前監督

  2015年4月,成都市紀委派駐市文廣新局紀檢組對成都博物館新館建設進行了一次專項監督檢查。檢查中,發現了一些潛在的風險點。為防範各類風險,確保新館建設項目順利推進,駐局紀檢組向駐在部門黨組提出了措施建議,駐在部門黨組高度重視,並召開專題會議對項目業主負責人和新館運營管理籌備組人員及時提出了具體要求。

  從發現問題,到填寫檢查意見反饋書,再到提出整改意見,並督促落實整改,這已成了派駐紀檢組的工作常態。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情況怎樣?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情況如何……派駐機構通過定期監督、專項檢查、明察暗訪等多種形式確保黨內監督無盲區。成都市通過分類設置派駐機構,使監督力量直接延伸到部門工作一線。

  目前,全市共設置雙派駐機構48個,單派駐機構27個,75個市級部門(單位)均有派駐(出)機構。“這75個派駐(出)機構涵蓋了重點市級部門(單位)、人大、政協、法院、檢察院和群團組織,一個不落、一個不少。”市紀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派駐機構是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駐點”就是一個反腐“前哨”,突出監督執紀問責主業,直接接受市紀委監察局領導。

  據悉,成都市啟動派駐機構改革以來,派駐機構共查處違紀案件132件181人,派駐機構監督執紀問責作用進一步發揮。

  強化協作 攥拳出擊

  2015年12月,成都市紀委派駐市林業和園林管理局紀檢組著手調查和審理涉及局屬單位的1件信訪件和1件審理件。

  “由於紀檢組人手緊張,且時間緊迫,工作開展較為困難。”市林業和園林管理局紀檢組長李小玲回憶起當時的困難,頗為感慨,“當時我們組有4個人,其中1人被抽調出去,只剩3名同志,開展工作難度較大,只有通過協作機制,才能按時保質完成任務。”

  隨後,紀檢組將遇到的困難向所在的市紀委第六協作組報告。協作組立即協調抽調了組內相關部門派駐機構中有經驗的幹部組成協作調查小組和協作審理小組,協助林業園林局紀檢組進行信訪調查和執紀審理。“協作機制著實解決了派駐機構各自為戰的困境,同時又促進了紀檢監察幹部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相互提高,提高了辦信辦案品質和效率。”李小玲説。

  針對派駐機構存在點多面廣、力量較分散,新進人員多、業務不熟悉,不同派駐機構之間幹部相互不了解,幹部選拔、幹部考核評價不準確等問題,成都市探索實行了派駐市級部門紀檢監察機構協作機制,分片設置7個協作組。通過協同合作,將75個派駐機構力量進行整合,促進形成“工作一盤棋、幹部一家人”,為派駐機構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統一管理 加強權威

  “受到提拔,工作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同,我感到很幸運。”從市紀委派駐市環保局紀檢組的主任科員到任職市環保局人事處副處長,孫婷婷有諸多感慨。回憶起去年10月份的那次提拔交流,她仍然記憶猶新,“紀檢組在人手極度緊張的情況下,仍然大力向外推薦,為我們成長提供了很大的支援。市紀委通過搭建平臺,加強幹部考核選任,讓更多派駐紀檢幹部有了盼頭,進一步調動了大家工作的積極性。”

  成都市派駐機構有200多名幹部,數量大,也較為分散。如何考核、怎麼選任較為棘手。為整合監督力量,探索履行監督職能的有效方式,該市明確規定市一級派駐機構直接接受市紀委監察局的領導和統一管理。所有派駐機構幹部的提名、考察、任免均由市紀委把關,並可同時參與市紀委機關或駐在部門競爭上崗,實現幹部“一家人”。“通過嚴把進人關口,把政治素質、業務能力過硬的幹部選配到紀檢監察隊伍中來;經過實踐鍛鍊,再把優秀紀檢幹部交流出去。派駐紀檢幹部工作幹勁更強,敢於監督、敢於負責,不辱使命、不負重托。”市紀委相關負責人説。

  (原載《中國紀檢監察報》2016年2月3日3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