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股過節還是持幣過節
- 發佈時間:2016-02-03 02:33:00 來源:蘭州晚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蘭州晚報訊(記者袁文波)“持股過年,還是持幣過年?”春節臨近,這個老問題又一次擺在了投資者面前。2月2日,記者專訪了華龍證券投資顧問鄭紅偉,他認為,市場的下跌趨勢並未結束,投資者需要靜待市場企穩,勿盲目參與。
A
市場熊市特徵明顯
2016年第一個月,股指以大幅下挫報收,上證綜指下跌22.65%,中小板指下跌25.27%,創業板指下跌26.53%。也是自5178點以來股指第三次出現連續、大幅的下跌走勢,滬指已跌破去年最低點位2850點並創出2638點的新低。股指連續下行的同時,成交量也在不斷萎縮,從技術形態看,目前市場的熊市特徵明顯。
從全球來看,受中國經濟增速下行,歐洲復蘇緩慢,美國開啟加息進程影響,全球市場也是風聲鶴唳,一月份,美國道瓊斯、納斯達克、標普500三大股指、歐洲50指數、日經225指數跌幅都超過5%。大宗商品方面,布倫特原油和紐約原油均跌破30美元大關,市場預期可能會跌至20美元。原油價格的不斷下跌,導致嚴重依賴原油出口國家的貨幣遭到嚴重打擊,競相貶值形成惡性迴圈,全球性的系統性風險提升。
從估值角度看,目前中小板、創業板和大盤的PE分別為44、76和11倍,2014年7月大盤牛市開始啟動時的PE分別為36、60和9倍,從絕對數上看仍有一定的下跌空間,而中小板、創業板則啟動於2012年底,相對空間可能更大。
B
市場下跌趨勢並未結束
從風險偏好角度看,進入2015年下半年後,市場遇到了內優外患的困局。外部因素看,美聯儲進入加息週期,人民幣匯率存在貶值壓力,過去幾個月外匯儲備持續下降,大宗商品價格大幅度下滑,國外股票市場在美國QE退出後也有見頂的趨勢;國內方面,經濟遲遲不復蘇,政府發力供給側改革,去産能推進下經濟面臨進一步下臺階的風險。去庫存和去産能無法給市場以單邊向上的預期,相反來自於經濟、盈利和金融市場的風險正在上升和放大,其對於就業和短期金融市場的影響不容低估。年初以來金融市場“黑天鵝”頻現,類似于熔斷機制給予金融市場帶來的短期衝擊難以評估,未來來自於匯率、貨幣和債券市場的意外衝擊可能仍然存在,風險偏好已經大幅下行,但風險偏好的反轉在這些風險陰影明顯下降之前恐怕較有難度。而股市的去杠桿進一步降低了市場的風險偏好,場外配資雖然已經基本清除,但兩融和股權質押仍有去杠桿的空間。市場連續的縮量下跌,説明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在逐漸降低。
二月受到春節因素的影響,市場的交易都會相對清淡,在經歷了一月的大幅下跌之後,二月的市場大概率進入休整時間窗口,但市場的下跌趨勢並未結束,即使市場在2600-2800點位置築底,也需要較長時間來確認這個底部。整體來看,在市場弱勢難改的趨勢之下,投資者切勿盲目參與。穩健投資者繼續觀望,激進投資者可少量佈局,倉位建議不超過5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