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遊全面升級
- 發佈時間:2016-02-02 14:22:15 來源:北京晚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逢年過節,北京人越來越愛去京郊旅遊。隨著京郊旅遊發展戰略的調整,以觀光旅遊為基礎、休閒度假為主導、新型業態為特色的京郊旅遊産品體系正在形成。目前,北京市共有市級民俗村207個、市級民俗戶9970個,特色溝域17條,特色業態390家。
啟用全國首個旅遊融資擔保
這幾年,京郊旅遊雖然有了很大發展,但産品尤其是休閒産品深度不夠的問題相對突出。為此,北京市旅遊委搭建了規劃、政策、金融、科技“四位一體”的産業支援體系。2012年2月,北京設立旅遊發展基金,這是全國設立的首支旅遊産業基金,規模為10億元。2013年9月,北京旅遊資源交易平臺在北京産權交易所正式啟動,是全國首家正式啟動交易的旅遊資源交易平臺,致力於為地方政府、旅遊企業及關注旅遊産業發展的投融資機構提供旅遊項目招商、企業融資、企業股權交易、實物資産交易、産品發佈等服務,平臺建立伊始,就有58個項目上線交易,融資需求為70億元。2014年10月,在北京市召開的京郊旅遊發展大會上,北京宣佈,將使用旅遊大額專項資金建立京郊旅遊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這是全國首個旅遊類融資擔保體系,市旅遊委一次性投入1億元資金作為京郊旅遊融資擔保資金,撬動金融資本投向京郊旅遊業,滿足小微企業和民俗村的融資需求。這3項工作,被旅遊業界稱為北京在促進旅遊産業發展上領先全國的3個“第一”。
京郊五年改造580個廁所
“這廁所,都能在裏面喝咖啡了。”在古北水鎮上,望著新式乾淨如五星酒店的廁所,遊客發出這樣的感嘆。提到京郊旅遊,人們印象中再也不是簡陋的環境。
從2011年開始,北京市旅遊委持續實施了環境、管理、服務、素質、設施“五大提升工程”。五年來,累計支援旅遊景區、民俗旅遊村、鄉村旅遊新業態改造升級旅遊廁所580座,支援旅遊景區、民俗旅遊村、鄉村旅遊新業態建設完成22181塊標識牌建設,完成1410塊旅遊區交通標誌牌建設,提升改造本市61家景區、民俗旅遊村、鄉村旅遊新業態的遊客服務中心和61家景區、民俗旅遊村、鄉村旅遊新業態的停車場,完成本市A級旅遊景區內無障礙坡道12028平方米、扶手3183延長米,其他無障礙設施的建設與改造443處,配發輪椅1622台。
京郊旅遊環境的美化、亮化,更加點燃了京郊農民發展特色旅遊的熱情、激情。每年除夕上午,大興區留民營村的男女老少都要聚在一起吃餃子,在當地被稱為“千人餃子宴”。這個從1980年起延續至今的“村俗”,已經成為京郊旅遊的特色旅遊項目,眾多遊客慕名參加。過去,“吃農家飯、住農家院、幹農家活”這一系列回歸自然的體驗之旅,在北京郊區已屢見不鮮。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對於京郊遊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簡單的吃、住、玩等旅遊方式已越來越難以滿足遊客,一些新型京郊旅遊模式和業態逐漸形成特色和品牌。
發展出國際驛站、休閒農莊、採摘籬園、民族風苑、鄉村酒店、養生山吧、生態漁村、山水人家、葡萄酒莊、汽車營地10種京郊旅遊新業態。
京郊居民因為旅遊致富
幹峪溝村是北京密雲區北莊鎮最小的行政村。由於地處偏僻,交通不便,全村41戶71口人中,常住村民不足20人且平均年齡超過60歲,年輕勞動力外出打工,43處院落大多處於閒置狀態,是名副其實的“空心村”。2013年“山裏寒舍”鄉村酒店的建成,讓這個窮鄉僻壤的小山村改變了面貌。
幹峪溝村的蛻變,是京郊老百姓通過精準扶持過上好日子的一個縮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村鎮建設司副司長王旭東認為,北京旅遊特別是京郊旅遊的市場空間很廣、發展潛力很大,探索出一條既能夠發展農村經濟、又能夠促進農民增收的模式,非常重要。近年來,北京市始終把農業農村農民的利益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持續實施京郊旅遊便民、惠民、富民“精準扶持計劃”。那麼,“精”字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搭建京郊旅遊融資擔保服務平臺,精心解難。著眼解決京郊農民和小微旅遊企業貸款難、融資難的問題,北京市旅遊委與北京農業擔保公司合作,搭建了該平臺。截至2015年10月底,京郊旅遊融資擔保服務體系累計批准項目222個,批准金額30088萬元,放款21977萬元。
2014到2015年,北京市旅遊委專門組織專業隊伍,對24個重點傳統村落進行了全面調研,提出了旅遊開發建議,為他們量身定制了“五個一工程”,即為每個傳統村落實施編制一本旅遊開發建議書、製作一本旅遊宣傳冊、建設一個旅遊諮詢站、建設一個生態旅遊廁所、建設一個免費WIFI站。據了解,2016年還將重點對52個傳統村落所涉及的區縣旅遊委工作人員、鄉鎮級旅遊管理人員與村級旅遊管理人員進行全員培訓。
通過開展精準扶持,使京郊農民看到了奔頭。拿到北京農商銀行15萬元的貸款,門頭溝洪水口村的村民周佳平笑得合不攏嘴,這下她的農家院擴建工程可以順利進行下去。最直接的變化是,“錢袋子”鼓起來了,“小院子”火起來了,村容村貌美起來了,前些年一些京郊農村中的人口尤其是青壯年勞力不斷“外流”,現在出現了大量“回流”,主動吃起了“旅遊飯”,有些還熱衷於“玩時尚”,投身於旅遊創新平臺、創意項目、創客空間發展。傅洋 J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