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我國農業科技創新呈現新特徵

  • 發佈時間:2016-02-02 01:30:48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創新驅動發展·聚焦一號文件

  近年來,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呈現出持續發展、全面發展、加快發展的強勁勢頭。但隨著國內外形勢深刻變化、經濟社會深刻轉型,我國農業與農村發展出現了一系列新情況、新特點,變化之快速、變動之廣泛、變革之深刻,遠遠超出預料,農業科技創新呈現新特徵新常態。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革命正在孕育興起,學科交叉融合明顯加速,資訊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廣泛滲透到農業與農村領域,加速了農業技術高新化、智慧化、機械化的進程,帶動幾乎所有領域發生綠色、智慧、環保為特徵的群體性技術革命。

  産業鏈、創新鏈結合日趨緊密,創新資源整合力度進一步加強。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是克服我國農業科技産學研用結合不緊、創新與産業發展脫節問題的重要途徑。按照增産增效並重、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生産生態協調的基本要求,圍繞産業鏈部署創新鏈、提升價值鏈將成為我國農業科技創新模式的新常態,從而促進技術整合化、勞動機械化、生産資訊化、發展産業化。

  節能、減排、綠色、低碳等農業可持續發展技術需求旺盛。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産業體系,是實現大國農業轉型的重要價值取向,也是我國履行減少碳排放國際義務的責任擔當。根據2014年11月12日中美達成溫室氣體減排協議,中國承諾到2030年前停止增加二氧化碳排放。要實現這一莊嚴的承諾,必將給農業結構調整帶來巨大轉型壓力,從而倒逼節能、減排、綠色、低碳等農業可持續技術的快速發展。

  農業科技與農村民生科技並重的格局逐步形成。到2020年,我國要實現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實現城鄉一體化,各級政府勢必在農村基礎設施、人居環境、醫療衛生、健康養老、公共服務、垃圾治理等方面增加投入,民生科技的需求更加迫切,要求國家的農業科技創新必須在佈局上、重大科技計劃規劃上得到充分的體現,從而形成由農業科技為主導向農業科技、民生科技並重轉變的新格局。

  科技成果轉移和産業化的速度明顯加快。提高成果轉化率、加速技術轉移的速度,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新型農業主體對農業科技成果具有強烈的渴望,對節本、增效、智慧、迴圈等“資本替代技術”“規模性技術”的需求更加旺盛,是提高效率和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支撐。

  農業科技需求由原來分散的點狀需求向系統的整體需求轉變。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土地流轉的不斷加快,農業經營方式由原來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發展成為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的現代農業經營,促使對農業科技的需求由點狀需求向整體的系統科技解決方案需求轉變。

  (科技日報北京2月1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