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寶鋼係"首秀"供給側改革

  • 發佈時間:2016-02-01 17:4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導讀】八一鋼鐵韶鋼松山聯袂停牌,寶鋼係"首秀"供給側改革。央廣財經評論關注:鋼鐵業亟須"去産能、去庫存"。

  央廣網北京2月1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在鋼鐵業落實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寶鋼集團旗下八一鋼鐵、韶鋼松山1月30日雙雙公告停牌,可能預示著寶鋼將率先借力資本市場實現“求變圖存”。

  位於新疆的八一鋼公告稱,寶鋼集團正在籌劃“與公司有關的重大資産重組”事項。公司股票自今天起預計停牌不超過一個月。同一天,八一鋼鐵位於廣東的“兄弟公司”韶鋼松山也發佈停牌公告,措辭略有不同,表示寶鋼集團有限公司正在籌劃“涉及公司的重大事項”,公司股票於今天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五個交易日。

  一個是涉及重大資産重組,一個是涉及重大事項,寶鋼集團醞釀許久的資本運作與改革舉措,即將浮出水面。而如果再不採取措施,按照八一鋼鐵、韶鋼松山的業績預告,兩公司2015年都將“續虧”,並很有可能都要戴上*ST的帽子。

  就大趨勢而言,産能嚴重過剩的鋼鐵業也是供給側改革的重點,其“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的需求尤其迫切。

  經濟之聲:八一鋼鐵和韶鋼松山都是寶鋼集團在上一輪經濟擴張週期中並購而來的。2007年,寶鋼集團以30億元的價格將八一鋼鐵納入麾下,成為國內鋼鐵行業第一例跨區域成功收購案例。收購之後,寶鋼在鋼鐵總産量以及市場的覆蓋率上也得到大大提升。隨著鋼鐵行業産能過剩形勢日益嚴重,八一鋼鐵和韶鋼松山的業績與股價均受到重挫。這次停牌是不是會和鋼鐵業的供給側改革相關?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香頌資本董事沈萌進行解讀。

  沈萌:寶鋼對於八一鋼鐵和韶鋼松山重組都是在上一輪中國經濟快速成長,特別是以房地産為主導的經濟增長背景下實施。但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以房地産開發為支柱的經濟形態,逐漸向以戰略新興産業為支柱的經濟形態轉型升級過程當中,鋼鐵等圍繞著傳統房地産開發為核心的周邊産業都受到嚴重影響。鋼鐵行業産能過剩,特別是以中低端建築鋼材産品的産能嚴重過剩特別的突出,導致全國鋼鐵行業産生全行業系統性虧損。一噸鋼的利潤甚至於還不如一斤白菜或者一瓶礦泉水,説明中國經濟以往粗放式低附加值發展模式越來越遭遇到瓶頸。供給側改革需求越來越迫切,作為國內技術和産品優勢較為明顯的寶鋼,此時開展對地處路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的八一鋼鐵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的韶鋼、松山的重大重組,蘊含著不僅僅係鋼鐵産業供給側改革的意味,同時也涵蓋鋼鐵産業在一帶一路戰略之下深度調整的思路。雖然八一鋼鐵和韶鋼松山在技術和産品上或許不具備寶鋼現在的優勢,但在區位佈局上也可以拓展寶鋼的市場空間。如果寶鋼此次對八一鋼鐵和韶鋼松山順利實施較為順利重組,利用全球鋼鐵市場低谷期時機,迅速完成寶鋼係鋼鐵向中高端向一帶一路的重心轉移,這次重組必將會成為帶動中國鋼鐵産業供給側改革示範樣板。

  經濟之聲:整個的鋼鐵行業,國務院常務會議對壓減鋼鐵産能目標設置了區間。雖然沒有設定具體實施週期,但足以反映對去産能的目標和決心。媒體預計各地對於總體壓減鋼鐵産能目標具體分解和實施辦法有望出臺。今年,鋼鐵行業是不是會進入去産能的發力期,僵屍企業也將加速出清?

  沈萌:從李總理新年伊始就召開煤炭鋼鐵行業去産能重要會議,可以看出中央政府對於今年十三五的開局之年,著力開展削減過剩産能和清理僵屍企業的堅定決心。但畢竟鋼鐵産業規模龐大、社會影響廣泛,去産能的只是一個簡單的數字,但也需要同步配套出臺複雜實施方案,比如如何分流人員,安排再就業,如何淘汰舊有生産工藝和生産線,如何改造和升級保留的生産能力,如何提高産品的附加值等等,這都不是簡單一刀切可以解決的,必須依靠地方政府和廣大鋼鐵行業從業人員的共同智慧和努力。因此如何因地制宜的制定鋼鐵行業去産能、清理僵屍産業的本地化方案,考驗著各地主政者的政治智慧與商業頭腦,但因循改革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思路模式,初期將先對容易操作的部門進行整頓,特別是對於一些小規模産能嚴重落後産能以及部分僵屍企業的清理,都屬於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

  經濟之聲:投行人士表示,在供給側改革中,鋼鐵等産能過剩行業的上市公司有望受益。因為供給側改革將加快淘汰落後産能的進程,並可能帶動相關産品價格反彈。同時,也有研究報告認為,鋼鐵行業未來要走出困境,必將伴隨痛苦而漫長的産業出清過程,而這一過程必將給資本市場帶來巨大的行業性機會。特別是前期鋼鐵煤炭這些強週期行業的品種確實出現過大幅上漲的情況,對於鋼鐵行業的投資機會有什麼樣的建議?

  沈萌:鋼鐵行業的轉型升級不會是一個短期見效的行為,雖然供給側改革等經濟新常態下的改革措施會給行業整體帶來顯著的效果,但是畢竟上市公司作為市場近來的主體,會存各種差異化的改變,因此對於鋼鐵行業上市公司立即就做重倉的投注,並不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但對於鋼鐵行業持續關注,特別是率先啟動産業技術與産品升級換代,引進來走出去的這些企業,可能更容易能夠得到更多發展機會。而且鋼鐵作為國民經濟發展重要的材料基礎産業仍然具備充足的成長空間,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減能、增效和提質,將會是未來鋼鐵行業優勝劣汰核心的標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